不支持Flash
|
|
|
娃哈哈哭了的三重警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16:10 浙江市场导报
崔子川 娃哈哈与达能之间的纠纷正在迅速升级。行事一向低调的宗庆后突然高调地向报社、网站喊冤,哭诉11年前的“合资合同条款”不平等,中了“圈套”,祭出感情牌、民族牌;而达能也毫不退让:既然当初签订的合同是公平合法的,是你情我愿,现在理当遵循。 且称:商场里从来就没有“活雷锋”。打出了法理牌、规则牌。类似这种与外资合作由“蜜月”到“陷阱”的故事轮番上演,比如不久前的小天鹅与松下;更早期的上海家化“美加净”品牌黯然赎身,熊猫(洗衣粉)、扬子(冰箱)、孔雀(电视机)和香雪海(冰箱)等中方品牌在外资的并购中沉寂。坊间里再次串升起“保护民族产业”、“尊崇市场经济法则”等口舌论争。依笔者愚见,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来考量这些事件,娃哈哈们的“哭了”至少传递出三重警示意义: 首先,与狼共舞,必须明白狼的生存法则。 世界贸易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联姻”,而是赤裸裸的交易和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跨国公司从来就不是仁慈的救世主,在中国这个如此庞大的充满潜力的市场,它绝不会去培养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竞争者。 今天那些急于同外方合资或者想方设法让外资并购的企业要冷静想一想:揭开温情脉脉的面纱,外企“联姻”的背后,到底意欲何为?中方的卖点、实力、竞技的胆略水平,是否足以和外方对等谈判?以中国饮料大王的睿智,宗庆后用了11年的时间才悟出当初“不懂什么叫资本运作,所以现在变成了一个大问题”。随着一个个联姻合同的“图穷匕现”,中国企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善良愿望往往落空的血泪教训,是否会让后来者保持足够警醒? 其次,增强品牌保护意识,不仅是企业“成长之痛”换来的深刻教训,更应该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跨国公司整合中国市场的利器就是品牌,品牌专家李光斗认为,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品牌的策略历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 目前外资并购了许多国内知名品牌、商标,并利用控股地位,或将这些民族品牌打入冷宫,造成许多民族品牌因此消失;或限制其生产和发展,使这些民族品牌日渐萎缩。 上海“中华牙膏”就是最好的例子:外企收购中方股份,在合资经营的过程中利用自己在董事会的决定权,宣传自有品牌,冷冻、减少中华牙膏宣传费用,致使这一驰名商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有专家建议,在寻求外资合作伙伴时,中国企业除了注意外资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之外,还应当在合资协议中签订保护自有品牌的条款,譬如,可以通过品牌租赁的方式,将有形资产作价出资,但将无形资产特别是商标排除在外,通过签订使用合同或者租赁协议确保无形资产不断增值。 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和平环境下,一个大国崛起的前提条件必然是经济崛起,而经济崛起必然离不开一大批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崛起。 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经济时代。《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价值链中,中国和印度要甘于为发达国家的品牌做OEM(贴牌生产)。中国企业家千万不要上这种误导的当。事实是: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有51个,欧洲有42个,日本有6个,韩国有一个,而中国则一个也没有。发展本土品牌战略应该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若干年后,假如我们的著名本土品牌都被消灭殆尽,假如我们的国人不以使用本土的品牌而自豪。那时候我们一定追悔莫及。 最后,从政府的层面看,控制外资并购、防止行业垄断,保护本国的产业和经济安全,符合国外立法潮流和国际惯例,也是对外交往中对等原则的体现。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很早就开始外资并购审查和反垄断立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控制国内行业、实施垄断进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如加拿大规定:超过两亿美元的并购协议必须经过政府批准后方可生效。美国国会和政府对外国并购更是层层把关、多道设防。中海油并购一事,惊动了美国国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有学者分析,达能在中国的一系列收购行动,事实上已经对中国的饮料行业进行了垄断。任何垄断,不论是国资、民资、外资,只要形成垄断,就必然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就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这就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纯粹商业合作,而是涉及到消费者之事、国人之事了。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