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建构自己的自由贸易式行动规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09:16 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16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举行为期一天的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会议,探讨双边贸易摩擦和未来经济关系走向等问题。目前两国的贸易争端处于不断加深的阶段。例如,前不久,美国首次就中国知识产权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提出两项申诉,引发中国的强烈不满。并且,美国表示,对中国将适用反补贴法,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将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重打击(根据美国法律,这两项是不能同时运作在一个国家身上的)。另外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依然充满着抱怨,希望推动IMF汇率监管改革,借此来监控和施压“估值偏离”的货币。 虽然没有特别强烈的征兆,但是,中国正处于“贸易剧烈冲突”的因子累积期。随着这一因子累积期的延续,中国同一些国家的投资-贸易关系也变得微妙。这在韩国和日本这两个亚洲最大贸易伙伴的过程中亦能有所体现。 毫无疑问,温总理对韩国的“提升之旅”和对日本的“融冰之旅”,大大加强了两国的外交关系和彼此政治互信。温总理在访韩之际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韩经贸合作的新篇章》的演讲时着重表示,希望中韩双方加紧工作,尽早提出互利双赢的方案,为最终建立中韩自贸区奠定基础。不过,在此之前,韩国和美国抢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韩国一直是中国除东盟以外,最想争取早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对象。但韩国方面却认为,不应该着急跟中国签署FTA。一个原因是,韩国希望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以及中国在东北亚贸易的影响力。根据韩国方面的统计,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按照情理,韩国应该和中国快速建立FTA)。而据中国的统计,2006年中国对韩国出口445亿美元,进口897亿美元,韩国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与中韩之间的贸易合作相比,美韩在2006年双边贸易额只有740亿美元,大约为中韩的一半。韩美签署FTA必然会在韩国出现美国产品的进口替代中国产品进口的效应,例如在农产品方面,竞争力强大的美国农产品会“挤压”中国农产品。此外,韩国还称,接下来将会优先和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谈FTA问题,而跟中国签署FTA则排在谈判序列的尾端。 韩国在地区投资贸易和地缘政治上的行为模式让人联想到新加坡。新加坡应对中国所推动的自由贸易运动,采取的都是“牵扯平衡”的模式。韩国希望在未来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运动中增强制衡的砝码。 就经济而言,日本一直是抱怨中国汇率问题的“急先锋”,与中国有着东海岛屿资源合作开发的问题,中日之间单独建立FTA关系仍处于论证阶段。过去日本石油企业一直对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巨头在海外开展油田股权收购进行“竞标干扰”,促使中国企业“竞标流产”,这些日本企业似乎也不愿意在未来会完全改变这种策略。这次温家宝总理访日,则推动了中日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新日本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昨天签订了一份长期性的谅解备忘录,就开采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其他能源相关领域展开合作。 日本在对华的投资—贸易战略上明显做了修改,日本加大了对东盟的“贸易拉拢”和FDI投入,而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在2001年-2005年,日本的FDI流入增幅大约都在20%,而2006年日本的FDI为45.98亿美元,比2005年减少了30%左右。并且,现在日本国内一些舆论扩大了中国“两税合并”对日企投资的负面激励,强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日本企业除非加大对中国的技术转移才能保持在中国的营利性和竞争力,但这对于一向对华实施严厉的“技术外溢管制”的日本来说是不情愿的。 必须承认,中国面临的是一个愈发复杂、渗透着各种机心的世界。在一个世界性的贸易冲突因子不断累积的世界,中国应该向世界传递其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建构自己的自由贸易式的行动规则,并且谨慎地采取恰当的策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