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药国际化:别让中药成为洋中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10:59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徐瑞哲 

  上海“张江药谷”2号楼里,52岁的黄寰埋头在实验室那几十瓶“肾参”标本中。这种他用11年“磨”出来的现代中药,正获准在全国范围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年内可望拿到国家“一类新药”证书,组织大规模生产经营。

  但黄寰本应兴奋的脸上,却抹着些许茫然。公司大股东正准备以高价将手中股权悉数转让给外资。“如果这颗亲手种下的果子不得已被外人摘走,无异于把中药自主知识产权‘出口’,我们会背上骂名。”

  中药国际化是中药生存发展必由之路,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也是促进传统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海外药业通过自然并购方式,带来了企业产权的正常变化,但若以自主

知识产权为交换,就会面临中医药界所警示的“国内原产、国外收获”之尴尬。

  两难选择:引资与保权

  长期来,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都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由于激素会导致癌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西方国家近年已慎用或禁用,并开始寻找新的治疗路径。1995年起,黄寰对特产于江西的肾参作了大量研究,发现这种名不见经传的药材不含激素,却能调节人体激素,且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天然良药。

  2000年,这一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从3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市创业投资首批扶持的77个项目之一。300万元资金成了黄寰的“第一桶金”,他享受当年“科技十八条”政策,以最高35%的技术入股形式,在张江成立了上海药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肾参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国内发明专利,以及美、欧、港等地多项专利,并申报国家一类新药,获准进入多期临床试验,收到良好效果。

  事实上,“一类新药”申报率每年不到千分之一,总数掐指可算。肾参这个苗头被香港一家投资集团看中,于2003年一口气向药港公司注资1000万元,收购了当时国内创业资金所持的全部65%股份。此后,随着港方逐步增资,黄寰所持的技术股比例相应地稀释至目前的10%左右。而在如今生物医药研发全球化潮流下,港商正筹划以数倍于当年的收购价,把公司出手给其他国际大资本。

  “现在别说卖个四五千万元,只要再进来个四五百万元,我们的股比几乎会被忽略不计。”这样一来,药是能产能销了,但整个企业连同自主知识产权,都将拱手相让。

  越来越多中药改姓“洋”

  中国医药界常引用“两个3%”,即“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药只占国内西药市场份额的3%”;而“中国中药在国际中药市场份额中也只占3%”。“西药”姓“西”,我们寄望于能后来居上;“中药”则是国药,也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和竞争潜力的药种,甚至是中华

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3%,未免寒酸。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