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徐忠:正确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高利率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8:48 金时网·金融时报
特约嘉宾:农村金融问题专家徐忠博士 本报记者:杨建莹 小额信贷是满足穷人信贷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贷款对象仅限于穷人,额度很小,无需抵押。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及其创立的农村银行,以表彰他所创立的小额信贷模式和对社会贫困阶层经济发展和人权进步作出的贡献。 而小额信贷业务,目前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明显特点之一便是远高于一般银行的利率水平。如孟加拉国商业银行年利率为10%-13%,小额贷款机构年利率更高达20%-35%。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近来在互联网上频受抨击,也是因为他“发放给农民的小额贷款一定要实行高利率”的思想。 一方面小额信贷是用来帮助弱势群体,支持农业;另一方面又为何要收取高利率?是否只有高利率,才能赋予农村小额贷款生命力?对此问题,记者专访了农村金融问题专家徐忠博士。 记者: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管制是否妨碍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 徐忠博士:管制的利率政策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撤出农村,越是贫穷边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这种冲动越强烈。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往往集中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面临着较大的自然和产业风险,在缺乏农业保险和抵押品情况下,贷款的风险很大;同时,由于农户贷款金额小、居住分散,贷款交易成本也很高。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在一些农村地区还不足以使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合理的资产和资本金回报来弥补其成本和风险。这一扭曲利率政策使许多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越多,亏损越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企业放款的利益落差,也导致许多农村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发放企业贷款。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信用社通过要求罚息、提前扣息、强制要求入股等措施使农户小额贷款的实际贷款利率远远超过贷款利率浮动的上限。因此,逐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贷款利率,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能够抵补风险和成本,使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有利可图,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机构流向农村,支持“三农”。 记者:农村金融市场利率是否必然是高利率? 徐忠博士:在世界范围内,农村金融一直是以高利率为特征的。提供金融服务就会产生交易成本,当金融机构向低端市场扩展业务时,不仅业务量小,而且有非经常性,由此会增加金融机构的平均成本。在贷款服务方面,考虑到小额贷款的需求、农村收入的季节性波动、农业贷款人的不透明、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散的有限选择,信贷配给和高利率是农业和农村贷款的总体特点,不仅在中国,在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如此。 农村金融市场高利率是相对于贷款给有抵押品或大项目的城市金融利率的。实际上,农村金融贷款利率是商业利率,即应允许农村金融机构收取风险贴水,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按照农村金融机构的国际会计准则,提足经营亏损和坏账损失准备金,并使收取的贷款利息足以弥补组织资金的成本(尤其是对老少边穷地区发放贷款的高交易成本)和贷款的风险,从而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能力。 记者: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否能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农户能否承受高利率? 徐忠博士:单一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不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诸多前提条件,尤其是宏观经济的稳定,对金融机构实施充分和审慎监管。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在我国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社处于垄断地位,简单放开利率管制,还可能会出现农村信用社将其经营的低效率通过高利率转嫁给农户,因此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问题不可缺少的两项改革。 对于农户能否承受高利率问题,事实上,农村并不缺少投资机会,农民真正缺少的是资金,一定水平的利率成本是完全可以承受的。由于贷款金额小,贷款期限短,即便利率很高,农民实际负担的利息总支出一年分摊下来,感觉上并不多。 记者:您如何看待政府希望通过低利率补贴农户的问题? 徐忠博士:从实际操作来看,低利率并不能使小额信贷资金真正到达贫困农户手中。此外,较低的利率水平,无法形成有效的利率约束,资金无法流向有效使用资金的借款者。政府的补贴对象应该是交易成本而不是利率。补贴应该采取一种不扭曲市场的方式,例如对交易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给予补贴(对建立分支机构、合作社甚至地方金融机构的成本进行补贴,东欧国家建立小额信贷银行采用了这种办法),也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利润免税的方式。 记者:应通过何种方式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高利率? 徐忠博士:高交易成本和高风险是农村金融市场高利率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入竞争,鼓励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同时,通过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定单农业等降低农村贷款的风险,这将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 中国土地面积大,针对自然和经济条件千差万别的特点,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因地制宜,允许不同模式试点,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实践中也有许多好的创新需要我们总结并推广。在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还通过与防疫部门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化解农业风险。还有些地方政府通过代农户支付一半的农业保险费,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给种养殖农户贷款。这些金融创新需要我们很好总结,并上升到政策层面,才能很好推广。 记者:您如何理解利率市场化在形成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徐忠博士:单一的利率市场化并不能形成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覆盖率和商业可持续性是国际上通行的评价农村金融体系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指标。其中,商业可持续性是前提,而利率市场化又是商业可持续性的前提。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必须创造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环境。为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在一些财政应发挥作用的领域,如果片面依靠农村金融机构,必然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亏损,农村金融市场萎缩。因此,政府必须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