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让蓝领成为国家经济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0:30 中国证券报

  □耿银平

  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官本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也说明我国企业人才开发存在问题。

  现在提到“工人”这个称呼,现在还有多少人还能像时传祥受首长接见一样无比自豪呢?掏粪工人能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这不仅是一种观念认同,更是对“劳动就是光荣的”社会价值观的推动、感化和弘扬。只有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对蓝领行业的敬仰、重视和厚遇,才可能涌现王进喜之类的“注重技能开发和挖掘”的劳动精英。

  有人说现在太需要科技密集型行业和产业了,这话仍然值得怀疑。就是在今天,菲律宾的蓝领照样世界畅销。据报道,菲律宾2005年海外劳工汇款达108亿美元。菲律宾有800多万海外劳工在世界各地工作,占全国人口的10%,一个海外劳工养活着五名家乡的亲人。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菲律宾历任总统十分重视和关心海外劳工,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称海外劳工是菲“国家经济英雄”,现总统阿罗约曾亲自去机场迎接返乡的海外劳工。从1995年开始菲政府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海外劳工日”,每到圣诞节菲政府还在机场为他们铺上欢迎回国的红地毯。

  而看看我们对于蓝领阶层的社会认同,只是口头上说“劳动就是光荣”,技工的社会待遇、社会福利和培养机制一直就呈现华而不实的状态。我们口口声声重视技工,而各级政府对于技工学校的教育投入一直非常弱化,他们更重视升学率,而对于技工培养则视而不见。企业口头上重视技工,也不愿为技工承担培养责任和义务(而在日本,每个企业都会为技工的培训承担经济责任)。特别是社会观念,蓝领行业的脏乱却成为我们轻视和不屑一顾的重要理由,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够高。家长们在这种经济本位的影响下,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蓝领行业。

  如果我们对蓝领,也像菲律宾一样提升到国家尊严、社会支柱等国家高度,打破“学历崇拜”,提升到“经济中流砥柱”的位置,唤醒有志青年“为蓝领职业舍身忘我”的观念认同,提升蓝领阶层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影响力和综合

竞争力,自然就能吸引精英分子,像摩洛哥园丁、南美农工、东欧油漆工一样形成了就业品牌,何愁蓝领行业无人捧场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