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伊朗问题与油价的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 10:29 中国经营报

  战争一触即发

  从3月初开始,随着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伊朗核问题交至联合国安理会,美国直接介入伊朗核问题,海湾局势愈加严峻。美国和欧盟持续对伊朗加压,包括设置时间表、最后通牒、对伊朗官员发出旅游禁令直到实施制裁等,导致伊朗与西方关系持续恶化。而伊朗则一再表示不会放弃核研发权利,不断在国内各地疏散、深埋核设备、原料等,企图躲避军事打击。从美国的角度分析,其对伊朗的行动包括军事行动等不可能拖延太久,否则空袭将日益困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23日,15名英国水兵在波斯湾海域被伊朗边防军以非法越境之名抓获。伊朗国家电视台很快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中一名英国水兵承认在执行任务时越入了伊朗边境,并向伊朗人民表示道歉。此外,被捕英国水兵中唯一的一名女兵被强制戴上黑色穆斯林头巾,并宣读一封公开信承认自己及其战友确实越境侵入了伊朗领海。然而就在上述录像播放前几个小时,英国政府公布了卫星资料,证明这15名士兵被捕时处于

伊拉克水域,称录像中的英国水兵是受迫而为,要求尽快无条件释放被捕水兵。英国首相布莱尔3月27日警告称,若伊朗不释放扣押的英军方人员,则事态将进入“不同的阶段”。英国于3月28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成员递交有关伊朗扣押英海军人员的声明草案,谴责伊朗的扣押行动,要求伊朗“立即释放所有被扣押的英方人员”。美国总统布什最近结合核问题发表强硬声明指出,美国将考虑使用武力作为解决伊朗问题的最后手段。伊朗有关官员则针锋相对,表示如果英国继续在英军士兵被扣事件上向伊朗施压,伊朗将暂停执行释放其中一名英国女兵的计划。尽管这些士兵4月5日已被释放,但此事使因伊核问题持续恶化的美欧和伊的关系雪上加霜。目前海湾一带重兵云集,战争一触即发。

  多种可能性并存

  事态也不会绝然恶化。俄罗斯、中国与伊朗关系密切,可能会给予伊朗一定的支持或调解,美国、欧洲等在伊朗问题上也非铁板一块。伊朗目前日产原油400万桶,为欧佩克生产国第二,日出口原油240万桶左右,位居世界出口国第四。目前世界原油剩余产能不到200万桶,供需平衡十分脆弱,任何突发性事件都可能被放大。伊朗问题历来为国际原油市场密切关注,成为左右油市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扰乱伊朗政治、经济的制裁及军事打击都将导致世界原油市场风起云涌,油价蹿升。伊朗政府对此心知肚明,石油是对抗西方国家施压的重要武器,是讨价还价的筹码。但伊朗也应该意识到冷战后任何国家都没有能力真正与美国叫板,也没有国家愿意为了伊朗而与美国叫板,萨达姆和卡扎菲天壤之别的命运就是例证。因此,伊朗应不会以卵击石般的死扛。各相关国家由衷之愿是避免事态扩大,体面的走下台阶。

  事态发展有多种可能性。第一是联合国严格禁止伊朗铀浓缩,伊朗则借助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赋予的合法权利,继续所谓“和平目的”的核活动。其二是对伊朗实施工业设备尤其是能源设备制裁,禁止向伊朗出售石油和天然气的相关技术、设备,打击伊朗的石油生产及出口。其三是对伊朗实施除食品、药品等外的大规模商品禁运。此举可能在安理会中支持不高,更使得伊朗反西方情绪升温,反而不利于问题解决。其四是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此举无疑会推迟伊朗核研发进程,但后果难料。最近的扣押英军士兵事件,更使得事态走势飘忽。

  美国因素最重要

  3月下旬,国际原油市场担心伊朗扣押15名英国士兵事件升级,增加英美封锁波斯湾的可能性,油价连日上涨。3月29日突破一个月以来的整理区间,涨至每桶66美元以上。除伊朗核问题、扣押英国士兵问题外,国际市场上也不乏其他上推油价因素。首先是预期美国能源库存下降。其二是近来国际与原油关联性较强的资源性货品如黄金、铜等期货多数大涨。其三是近来美元走势仍较弱,造成美元计价商品价涨。其四是游资可能借机做多推高油价。此外,委内瑞拉官员提出欧佩克减产、尼日利亚局势动荡,促使交易者纷纷加紧买进等。2007年度中国以及东亚、印度等经济预计仍会稳定增长,均可联合刺激

国际油价高企。

  一旦伊朗原油生产停止,加之其他因素叠加导致极端后果,国际油价可能被瞬间推至每桶9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左右。但在理性情况下,即使伊朗核问题升级,国际油价上涨空间也不太大,很难超过75美元。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已进入4月,国际

原油价格因需求趋淡而受压,其他压价因素包括欧佩克可能增产、美国经济偏弱势运行等。由此,4月期间国际油价将在每桶56美元~70美元间震荡。总之,美国的因素最为重要。

  (作者为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