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多元化办医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3:24 新浪财经

  邱林

  “全国1.6万多家公立医院全等着政府拨款,预算再多也不够填这个无底洞的。必须有一些公立医疗机构要改制为非公立的,发展多元化办医是大势所趋。”卫生政策、法律专家卓小勤教授说,“今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肯定要涉及医疗机构的改制问题。”继“基础医疗(公共卫生)”、“药品流通”、“医疗保险”三大新医改重点攻坚对象陆续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之后,医改的最后一块坚冰――医疗机构改制,在沉寂了两年多之后,又再度悄然浮出水面。(4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

  公立

医院改革已经到了“瓶颈”口,彻底突破传统体制,势必阻力重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反之,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公立医院积累了过剩的人才和设备等医疗资源,难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接诊规模,导致一些优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公立医院改革看似是个内部的问题,但是,如果公立医院内部的制度性问题没理顺,政府决策部门怎么可以放心地投入呢?

  可以说,现在的公立医院占到了两个体制的好处,他们既占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的好处,又占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赚钱的好处。而这恰恰又是公立医院自身充满了矛盾和扭曲之处:既是公立医院,又不是公立医院,政府拨款不足,医院的运转成本和个人收益都和医生的业绩挂钩。

  今年3月7日,

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两会”期间参加政协医卫组讨论时说,要改变医院目前的现状,一方面要靠政府增加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科学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通过社会共同筹资,包括社会、企业和个人。但增加投入必须和转变体制机制相结合,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是要通过医疗服务转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这是改革的基本目的。如果光增加投入,不转变机制,达不到改革的预期目的。

  解读高强的这番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公立医院应吸纳非公立资本,走多元化办医的道路。而在2000年以前,公立医院禁止是非公立资本对行业的营利性投资行为。这限制了公立医院的发展,不利于鼓励社会投资热情。这些年,公立医院改革之所以不成功,恰恰不是因为走了市场化道路,而是市场化不彻底,医疗市场没有真正放开,没有形成充分的竞争。

  应该说,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中承受着巨大压力,成为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经济转轨时期矛盾最集中的行业之一。走发展多元化办医的道路,建立独立法人的治理制度,是公立医院的一条出路。如公立医院改制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营利性股份制医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例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05年独辟蹊径,引进社会资本,实施医院与民营企业重组结盟战略,在全国率先创建集团化经营新模式,取得医疗资源整合这一难点问题的实质性突破。仁济医院改制后,设立的仁济医疗管理公司实施商业化运营,企业化营销,现代化经营管理,使医院优质资源成为“一湖活水”。

  “仁济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选择合适的公立医院进行改制,改善投入不足的问题,既可以激发公立医院的活力和积极性,又也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要。在法人化模式下,医院以独立的法人形式存在,但是政府作为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即大股东在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政府通过医院的董事会,制订医院的财务计划,从而确定衡量或监测其绩效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资产回报率、分红和再投资政策。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立医院走多元化办医的路子,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律,使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卫生机构“国家包”、“独家办”的弊端从根本上有了突破。在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社会卫生需求多样化的格局下,各种所有制性质的医院相互竞争,从而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