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明确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序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1日 11: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几个量化目标: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等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今后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对服务业的投入;《意见》也明确了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并鼓励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主体积极参与。 中国正处在深度工业化的阶段,或者说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因此,工业化范围的扩展和程度的加深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表现在数据上,第二产业的增长率连续几年在11%以上,拉动GDP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虽然也比较高,但慢于第二产业和经济整体的增速,因此在GDP中的比重却有所下降。 第二产业发展快于第三产业,不能将原因简单归结为地方政府更重视工业,而是确实有其现实合理性,基础设施还不是十分完善,能源和原料的供应还有可能出现紧张局面,这些短板需要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才能加以充实。新型工业化将是未来几年的重要任务,这在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因此正像《意见》指出的,服务业要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中国现在还处在积累的阶段,这也是现实情况。中国现阶段还需要大量积累,这既是因为生产效率较低,需要将较多资源用于生产而不是消费,维持较高的投资率;也是因为目前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不高,一直维持在12%以下,经济增长一部分是来源于“人口红利”,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储蓄和积累起来,作为将来“养老”之用。这种状况决定了投资增长较快,而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最终消费增长较为缓慢。虽然这两年居民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都有所提高,但不能指望它们在短期内就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因此,发展服务业的当前重点应该是面向生产。《意见》将服务业分成两大类:面向生产的和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发展,在少数大城市是可行的,但在全国范围,因为多数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积累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的发展,则是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可以使企业提升研发、营销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新型工业化低能耗、高效率的目标。 同时,工业化也是发展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业可以说是提供“软件”,而工业化则促进“硬件”的完善,没有良好的“硬件”,“软件”的效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比如,没有道路网络的建设,物流、仓储、批发、零售等服务业的发展都会受到桎梏。目前第三产业的效率比较低,2005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1.4%,高于第二产业的23.8%,但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比第二产业低7个百分点。发展第三产业,不能只是量的扩张,也需要效率的提高,这就有待工业化基础的加强。 因此,在现阶段,服务业发展的当前重点是面向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促进其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就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然后拉动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的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