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尹中立:投资者的群体性疯狂是股市之大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09:05 新京报

  上涨行情引发的“羊群效应”和市场对基金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投资者的群体性疯狂,会给中国股市的发展和运行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尹中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央行近日公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居民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股票占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基金占比从上季度的10%跃升至16.7%,分别比上季和去年同期提高6.7和12.7个百分点,刷新了1999年开展问卷调查以来的历史纪录。(见本报昨日相关报道)除了这些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外,其他金融统计数据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比如,今年1月新增储蓄存款249亿元,同比少增6716亿元。截至今年1月末,全国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去年末低5.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1.8个百分点。再比如,今年3月份股票市场每天新开户人数超过10万人,而2006年3月份之前,每天新开户人数不足1万人,2005年平均每天新开户人数仅为4700人。

  必须指出的是,每天10万户的新开户人数说明股市已经进入群体性疯狂阶段。股市的过快上涨一定会导致群体性疯狂投资行为,这是18世纪以来200多年的世界历史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但疯狂的投机往往对国家的发展是有害的,严重的可能会使整个国家的金融及经济陷入绝境。

  目前舆论普遍认为,这轮行情的最主要导火索是

人民币升值,因为人民币升值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使
股票
房地产
等资产价格出现了上涨的契机。但如果股价的上涨仅仅是因为流动性过剩的话,结果将不容乐观。我们不应该忘记20年前的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股市泡沫事件,更不应该忘记那次股市上涨对本国(或地区)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

  另外,当出现群体性疯狂时,也表明股价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当大家都狂热的时候,每个人都很难舍得离开股市。

  在1929年的全球股灾之前,老肯尼迪成功逃脱股市的故事就很值得我们借鉴。据说他让一个男孩替他擦皮鞋时,那男孩和他滔滔不绝地谈论华尔街的股票投资技巧,由此老肯尼迪认为市场已经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并迅速作出了卖掉股票的选择。可见,让老肯尼迪成功的秘诀不仅是智慧,更多的是理智,是战胜自我的理智。

  更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不是无风险金融产品,基金不能替代储蓄。在新增加的投资者中,很多人对基金的风险认识和操作机理了解非常有限,这十分令人担忧。现在很多人都认为2007年投资股市的风险比较大,买基金可能会规避许多风险,但他们并不知道股市与基金之间,特别是现在风头正劲的股票型基金之间其实就是皮与毛的关系。

  如果错误地把基金理解为高收益的储蓄产品,把原来“养老防病”的预防性储蓄存款或购买国债的钱全部都用来购买基金,未来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风险。因为目前的中国股市还只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投机场所,不仅有正的财富效应,也有负的财富效应,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小投资者来说,负财富效应导致资产缩水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如果基金管理资金的迅速膨胀助长了市场的投机之风,而且基金的募集资金数量成了市场价格涨跌的风向标,那么在熊市中树立起来的价值投资理念就会逐渐被投机所替代。

  另外,由于这些资金在购买基金时根本没有考虑风险的存在,一旦市场下跌,基金净值下跌,可能会导致这些投资者疯狂赎回基金,使基金被动抛售股票,使市场进入恶性循环,不仅容易导致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甚至会引发市场的崩盘。

  总之,上涨行情引发的“羊群效应”和市场对基金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投资者的群体性疯狂,会给中国股市的发展和运行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作为一个投机场所,股市需要“非理性繁荣”,但更需要基于经济基本面的“理性繁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