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尚非富国 须扭转对迅速致富的过高期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 14:52 中国新闻网
香港《凤凰周刊》日前刊发评论说,今天的中国不但需要GDP ,也需要环保、节能;不但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要调节政府与民众的预期与行为,必须在对基本国情构建全民共识的基础上,重新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扭转目前社会上普遍弥漫的对迅速致富的过高期望。 原文摘录如下: 在经济规模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的今天,似乎很少有国人不认为自己的国家强大而富有。佩尤全球态度调查计划2005年11月的一项民调即显示,中国人对国家现状的满意度和对未来发展的乐观度居全球之冠。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2006年10月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认为,中国在十年后将有能力与美国相抗衡。 毫无疑问,中国是个大国,其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和经济规模决定了其大国地位。从综合实力看,政治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军事上是世界核俱乐部七成员之一;经济上,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达15%,仅次于美国。这些事实都足以令当今中国人引以为豪。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中国虽是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富国。 衡量一国贫富程度的最重要指标是人均国民收入。截至2005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703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球排名第110位。一般认为,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是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最低门槛,中国将实现此一目标的时限设定在2020年。这也是中国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 中国是大国,却还并非富国,这一评判恐不为许多国人所接受。近些年来,国内媒体,甚至各级政府都习惯于偏重表现中国强大的一面,忽略了对国情的全面认识和评判。虽然这种提升国人认同感、自豪感的意愿可以理解,但它却不利于全民对国情形成正确共识。 其实,承认中国迄今还是穷国,并不会消减国人心中的自信与豪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增长速度,总量增长11倍,堪称世界奇迹。只要这种势头能够保持,在2020年甚至更早前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并非难事。所以,21世纪的前20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构建对基本国情的全民共识尤为重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基本国情,这种国情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21世纪初,“中国是个穷国且正处在战略发展机遇期”,就是今天最基本的国情。对这个国情的认识,不仅应成为执政党重大决策的立足点,也应成为全民共识。只有建立起这种共识,政府重大政策的实施才能拥有社会基础,改革才能重获动力。 由于中国还是个穷国,许多穷国常见的症候发生在中国也就可以理解,包括贫富分化加速、资源环境消耗严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都是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伴生物。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在迈过这一阶段后;现阶段弊端只能缓解,不能奢望彻底解决。因此,发展仍然是今日中国的重中之重。如果发展不能持续,不论有多么大的诚意,想要解决问题也是枉然。而一旦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在今天看似无解的难题,都可能在新的收入水平上迎刃而解。 强调发展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在发展中无为而治。对此,执政党的认识是清醒的:一方面坚持强调只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提出科学发展观,出台若干涉及社会公平、环境资源保护的调整政策。然而,发展这一主旋律与当下另一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 ”既相辅相成,也难免发生磕碰。二者间的矛盾,既考验政治家的智慧,也考验民众的理解与耐心。 认清中国还是个穷国,在继续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当从我做起,给全民带好头。政府的一切开支均须精打细算,绝不可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今年一月初,国家五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国情和财力,热衷于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占用土地过多。中央政府叫停“面子工程”,这无疑是得民心之举。但是,民众在叫好的同时,更希望这种叫停掷地有声,不要成为政策上的“面子工程”。 同时,政府和媒体要劝导民众对生活改善和财富增长持理性态度,不该有超出实际的过高期待和攀比。比如在住房等资源性消费方面,中国人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与土地资源 丰裕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相提并论。现有条件下,即使按照每户90平米的住房标准,也不可能达到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套自有产权住房。 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受到人均资源水平的制约。中国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为1.51万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这些年来,中国在资源环境上吃了儿孙饭,占了儿孙田。由于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退化严重。2006年,中国共发生161起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一年。 上述事实警告我们,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不能再走,今天的中国不但需要GDP,也需要环保、节能;不但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要调节政府与民众的预期与行为,必须在对基本国情构建全民共识的基础上,重新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扭转目前社会上普遍弥漫的对迅速致富的过高期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