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重要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14:10 国际商报

  双顺差易引发贸易摩擦,加剧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

  本报记者 卢洪雨

  据海关初步统计: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虽然出口增幅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进口增幅上升,但进出口顺差仍达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增长74%。

  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引起我部分贸易伙伴不满;中国在国际收支中的另一重要项目——资本项目也长期大幅顺差。巨额“双顺差”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我政府及市场各方,已开始探索各种问题解决办法。

  我国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记录。一国国际收支主通过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体现。该表包括四部分内容: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项目。其中,经常项目由贸易项目、投资收益和转移支付三个子项目构成。由于贸易项目是经常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人们习惯于将金融项目称为资本项目,所以就有了“双顺差”。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状态,我国外汇储备额也因此不断创下历史纪录。

  2004年之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源于资本项目,到2005年原占大头的资本项目顺差,缩减近一半,经常项目顺差却增长一倍多,使当年国际收支总顺差,仍有一定幅度增长。2006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为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9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货物贸易顺差在总顺差中占比最大,对外汇储备增加额的贡献率达65%。从各组成项目看,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自经常项目的货物贸易和资本项目的直接投资。源于以下两点:

  第一,货物贸易顺差短期内快速增长。

  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最大来源,也是美欧等主要贸易伙伴重点关注对象。

  我国货物贸易顺差连续出现是在1995年,此后10年基本保持较低水平。2005年起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内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且国内市场供大于求、

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负担调整、出口配额取消为我国
纺织品
服装出口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国内加工业产业链延长、使配套能力进一步提高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货物贸易顺差急剧增加。2006年1~11月,进出口顺差同比增长72%,达1565.2亿美元。在货物贸易顺差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下特点:

  一是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巨额逆差并存。

  从货物贸易总顺差数据变化来看,2005年和2006年的差异特别明显,可通过顺差来源来解释:

  1992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一直保持巨额顺差,近两年增速明显加快,而贸易方式却一直表现为巨额逆差,2006年1~10月,加工贸易顺差为1481.9亿美元,同期货物贸易总顺差1336.2亿美元,其它贸易方式仍有145.7亿美元逆差。我国就此形成以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贸易格局,形成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两者巨额逆差并存的特点;

  二是外商投资企业顺差占主要地位。

  从进出口企业性质看,我国进出口总额最大的是外资企业,贡献顺差也最多;私营企业顺差以前基数较小,但近两年增长很快;国企基本以逆差数据出现;

  三是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巨额顺差与巨额逆差并存。

  我国主要顺差贸易伙伴是美国、香港和欧盟,逆差主要集中在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巨额顺差与巨额逆差并存,均呈三角态势。这种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资本,均将中国作为世界车间,这种分工格局,可笼统理解为台湾、韩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在中国建立组装基地,大规模进口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加工组装后

  出口到美欧等国,这些地区的贸易顺差就这样来到中国。可见我国对美欧的贸易顺差,是整个东亚地区对北美地区贸易不平衡导致; 四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巨额顺差,与技术密集型商品巨额逆差并存。

  从产品类别看,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逆差多为技术密集型产品。以2005年为例:顺差最多的十类产品是:办公用机械设备及零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电信及声音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杂项制品、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金属制品、鞋靴、家具及零件、褥垫及类似填充制品、陆路车辆(包括气垫式)和非金属矿物制品,顺差金额从749.13亿美元到85.07亿美元;逆差金额排名靠前的十类产品是: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器零件,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初级形状的塑料,有机化学品,特种工业专用机械,金工机械,油籽及含油果实和钢铁,逆差金额在621.53亿美元和70.61亿美元之间。

  第二,资本项目长期顺差增速放缓,但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倡导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外资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而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刚刚起步,因此外国来华直接投资金额,一直远大于我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之前资本项目顺差增长较快,2004年达到顶峰1107亿美元,2005年由于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由顺差转逆差、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迅猛增长,资本项目顺差下降至630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资本项目顺差达389亿美元,预计全年有一定幅度增长。

  引进外资是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来源。

  引进外资对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大量地利用外资,一些问题已逐步显现:

  首先是内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平等,导致内资企业遭受歧视。

  由于有较高税收优惠,一些不具备比较优势或优势较弱、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国外产业,大量转入中国;一些外逃资本也纷纷借助避税地国家漂白后回流,享受税收优惠;部分国内企业同样采取此道。统计资料显示,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来源前十位国家/地区中,东亚和避税地国家占大多数。

  其次是利用外资效益较低,虽连续15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第一位,但联合国之前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中,只有部分转化为存量资产,中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存量总值,不到累计实际使用外资的一半。

  由于盲目招商引资,引入外资的企业,根本没有用所获得外汇,购买外国设备和产品,外汇被卖给央行变成外汇储备,而央行用该笔外汇购买了美国国库券。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并未能利用任何外国实际资源,外国资金绕个圈子后又流了出去,实际变化只是国内股权与国外债权之间的置换:中国取得美国库券利息收入,外国投资者取得投资利润收入。而正常利用外资情况是:引资企业应将所得外汇,用于购买外国资本品、技术、管理或支付其他费用,也就是说每一笔资本项目下的流入,都应在经常项目下有一笔流出(经常项目逆差),否则就谈不上对外资的利用。

  再次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未能很好把握。

  外商直接投资是最昂贵的一种引资方式,前期好处是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利润汇出是未来的事,引资时一般不予考虑。另一方面,引资多少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政绩的最主要考核指标,许多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本已过于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基础上,层层加码,造成各种资源严重浪费。

  我国将利用外资作为长期重要国策,加上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市场的诱惑,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后,把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大量货物贸易由此产生。

  随着国内企业实力增长,企业对外投资近年来发展迅猛。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去向,主要是亚洲,集中在采矿、商务服务和制造业,反映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增速较快,但尚处初级阶段。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多少对外直接投资已完成、但未纳入官方统计?

  由于我国实行外汇实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手续繁琐,虽然政府一再简化相关手续,但由于实践中可通过其它方式,把资金转移到国外,使政府监管存在一定困难,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和政策也相对薄弱,导致体外循环资金量较大。如何把这部分投资纳入正规统计体系,正确反映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情况,需进一步探讨。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利影响

  贸易顺差较快增长,容易引发贸易摩擦,也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同时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旦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下降,将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伤害。

  国际收支双顺差,也使国民福利遭受巨大损失。世界人均收入排名第128位的中国,正每年给美国提供数百亿美元补贴,即穷国借钱给富国。中国现在实际上是借钱给美国,中国通过货物贸易出口的是贸易品,拿回来的是美元和外汇,然后又用此钱买美国国债,或存在国外银行,得到的是债权资产。人家把卖债权的钱拿来买中国股权、银行、企业,得到的是股权资产,两者的收益率差距很大,美国国债大概平均3.5%左右,美国的基金收益率大概10%,中国在这里吃了很大亏。

  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看,发展中国家不应追求经常项目顺差,应把资本流入转化为相应的经常项目逆差,即贸易逆差。

  双顺差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格局,虽然当前跨境资本呈净流入态势,一旦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市场预期逆转,跨境资本将通过利润汇出、购汇还贷等渠道,集中大量流出,加剧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国际收支大幅顺差,造成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多,增大本外币政策协调难度,影响

宏观调控效果。由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增加,2002年以来,美元已开始所谓“战略性贬值”过程,一旦美元大幅贬值,中国外汇资产将大幅缩水。

  我国国际收支大额顺差有其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结构差异,是对外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

  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相对充裕,第三产业占GDP的70%以上,因此需进口大量劳动密集型制成品。而我国在此方面有优势;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为改变当时外汇稀缺状况,我国给予出口创汇企业很高的优惠待遇,致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我国出口主要来源。

  国内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良好的投资机会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国际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持续性较大贸易顺差。也与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得到妥善解决有关。主要包括传统观念、制度缺陷、改革未到位等深层次问题,导致国民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对出口依赖性较强;国内投融资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有限且成本较高,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利用,使一些国内企业赴境外融资,扩大了资本流入;地方政策调整相对滞后,在保护劳工利益和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定价与使用等方面,出现偏差,扭曲了成本扩大了顺差;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使企业进口意愿下降;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调整滞后,对外贸易“奖出限入”、资本流动“宽进严出”,也扩大了对外贸易和金融项目顺差。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重要目标

  利用外资、出口导向和加工贸易三大支柱政策,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最主要特征。但如今我国利用外资、出口规模、外汇储备,均已位居世界前列,外向型经济模式已完成历史使命,已到政策调整期。巨额顺差并不是长远目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才是重要目标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要减少。

  货物贸易应从出口为主和追求顺差,转为追求进出口平衡。

  需要指出的是,想通过人民币升值减少顺差的想法,并不现实。人民币升值虽可抑制一般贸易出口,但中国的贸易格局是加工贸易为主,升值对减少货物贸易顺差,作用不明显。

  就解决手段而言,首先应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生产环节应努力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工贸易是调整重点;流通环节应规范出口秩序,对部分产品控制出口,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近段时间政府已出台一些改革出口退税和出口征税的政策,对象是“二高一资”产品,即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其不仅符合国家长期利益,对降低货物贸易顺差,也将起到一定作用。

  加工贸易调整是重点。

  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多由加工贸易产生,因此其是重点调整对象。

  首先应调整和完善加工贸易相关政策。应制定新加工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指导目录,区位合理布局指导目录等,将有限资源用于发展具有更高价值、更加节约资源和环保的项目。  

  其次是提高发放原产地证标准。

  货物国籍证明是原产地证,如果提高发放原产地证标准,部分加工贸易产品,就不再是中国国籍产品,可避免亚洲国家利用中国加工贸易政策,发展迂回出口,实现迂回顺差。这不仅有利于解决贸易摩擦,还可淘汰低效率项目,提高中方企业盈利水平。

  再次是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加工贸易走的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之路。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除要注重技术引进外,更应要求对方转让专利技术。此举不但能大幅提升制造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更可引导产业链向高端走,虽然实践中有一定难度。

  还要规范出口秩序。

  良好的贸易竞争环境,不但可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也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

  最后是将部分出口转为内销。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一个问题需注意,很多企业做出口并不是出口利润高,内销的毛利率一般高于出口,但内销环节多,各种费用较高,容易出现拖欠和克扣货款等情况。而出口通常意味着货款回收较安全且准时,虽然利润率较低,但能提供良好现金流。如果改善国内市场秩序,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出口,会主动转为内销。

  二是积极扩大进口。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已在鼓励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但短期内应分不同行业区别对待,最好用于对现有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并同时做好消化吸收,扩大内需更是关键,否则若干年后这些技术和设备,可能转化成大量生产能力,涌入国际市场,产生未来的货物贸易顺差。进口产品范围也可考虑扩大至一般原材料、部分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如果政府对进口给予一定支持,国内市场可出现许多价廉物美的进口产品,企业成本可下降,国际竞争力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能提高。

  三是适当调整直接投资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主要来源,要想减少贸易顺差,就要适当调整和完善外资政策。

  首先是除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方向外,取消对一般外资的优惠,对内、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在内外资企业税收统一后,可实施内外资企业统一的产业倾斜式优惠政策,将鼓励企业出口,改为鼓励发展技术先进产业,限制低水平加工贸易。国家政策由鼓励出口转为中立,出口动力将减弱。

  其次是调整外资产业投向,由注重制造业产业结构,转为三大产业和子行业在区位合理布局基础上,均衡、协调发展。

  应重点发展服务业,尤其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鼓励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培训中心。

  再次是提高利用外资效益。

  利用外资资金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对其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利用和学习,否则很可能被外资利用。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培育中国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此时需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减少企业境外投资障碍,逐步完善政策配套体系。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