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缓解货币流动性过剩如何标本兼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04:11 第一财经日报
刘晓忠 外贸顺差持续增加,外储余额日渐扩大,在目前央行推行的常规性调控手段效果有限的情况下,货币流动性过剩风险在“两会”期间依旧是被关注的焦点。 如何有效缓解目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风险?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地深入分析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产生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否出现了新的诱导因素;二是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形式是否存在新的变化;三是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严重程度是否在加剧。 从产生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看,笔者认为,除了目前公认的外汇占款压力、中国处于实物资源的货币化阶段和投资消费不合理等因素外,其他引发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因素也在不断凸现。 首先,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是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的主要原因。理论上讲,影响货币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基础货币投放量,一是货币乘数。在基础货币增长量可预见的情况下,货币乘数的变化将直接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 从当前的货币流动性管理结果看,笔者认为,基础货币投放量对央行来讲是一个显性的且可以控制的指标。有关数据反映,即便在基础货币供应量方面存在流动性过剩也仅在边际上略有过剩。显然,当前造成央行的货币流动性压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货币乘数或货币流通速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就目前的情况看,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或货币乘数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利率问题,较低的利率水平客观上提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剧了市场货币流动的复杂性;二是金融资源的集中化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三是低利率和目前各主要资本资产市场出现明显的资产价格泡沫也加剧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其次,强制结售汇制度也是造成当前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巨额的外贸顺差是央行增加基础货币发行量的主要来源,而外贸顺差是通过当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而转换为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压力。因此,改革当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是有效缓解当前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通过相应的配套政策来支持:一是加快外汇市场建设,降低外汇市场交易的准入门槛;二是要进一步放宽中国企业和居民海外直接投资的范围、渠道和审批程序。 另外,金融资源过度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集中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笔者认为,当前的货币流动性表现形式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仅仅通过测度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来反映当前整个市场的货币流动性压力已经不再准确。大量资金正游离于正规的金融机构之外,摆脱了央行的管控,并以更加复杂的形态影响着当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头寸。 另外,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资产价格领域;近日中国A股市场出现的突发性暴跌和当前房地产价格的高企反映货币流动性过剩已经表明,中国资产价格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价格泡沫问题。 要根本性地根治当前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效的措施是,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放宽企业和居民海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并在继续保持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上,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比重和力度;多使用利率和汇率手段来缓解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 (作者为北京普蓝诺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