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CPI处于敏感水平 强化加息预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04:08 第一财经日报
郭田勇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去年12月份达到高点2.8%,今年1月份略有回落至2.2%之后,在2月份再次达到高点,同比上涨2.7%。与此同时,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增幅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1%和17.8%,1~2月新增贷款数额较大,两个月的贷款总额已经达到9800多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2636亿元。 一系列数据显示,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在开始发生变化,通胀迹象有所抬头,因此围绕当前是否应该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在实践中,判断央行加息与否,首先要看物价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PI。由于经济增长一般会伴随物价上涨,因此要维持物价零增长是不现实的。所以对央行而言,保持1%~2%的CPI涨幅是比较理想的,而超过3%则是央行无法接受的,或者说,将必然导致加息。 因此,当前2.7%的CPI的确处于敏感水平。尽管它尚未触及3%的红线,但由于我国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存款已经出现了实际利率的负值,这显然是央行所不愿看到的。分析数据发现,导致CPI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需看到,我国目前恩格尔系数较高,因此粮价的上升意味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因此加息有利于货币政策全面性、前瞻性地发挥效用。 当然,也不排除CPI反弹的临时性或偶然性,一方面春节期间对粮食食品的需求无疑会比平时要高,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而国际粮价的形成受期货市场影响较大因而具有部分非经济因素。因此,也不排除央行对CPI继续观察的可能性。 从今年前两个月的银行贷款情况来看,出现了较快的增长。需知,贷款高速增长就反映了社会投资的高速增长,也就意味着GDP的较高增速,而且这种增长通常是“只快不好”的。因此从预防经济过热、提高信贷质量的角度来看,央行似有必要加息。不过,从历年情况来看,一般在年初的银行贷款增长都会较快,因此在判断加息与否时还须将这一季节性因素剔出。 央行为抑制通胀和经济过热,未必一定加息,也可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将金融机构手中本来就已过剩的资金划转一部分至央行。不过,这种办法对实体经济带来的紧缩效应间接、也很微弱。 首先,由于目前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畅通,央行通过提高准备金率而拔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后,无法带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升,也就无法使得市场主体的贷款需求减弱。其次,提高准备金率固然会收回流动性而使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减少,但由于上升后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仍会大大低于贷款基准利率,因此,金融机构的理性做法将会是,通过变现其货币市场中流动性资产的方式,来补充可贷资金,以使其放贷能力不受削弱。 这一分析意在说明,针对实体经济层面出现的物价水平高企、贷款增速过快、经济增长过热等问题而言,央行加息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更为有效。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