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缓解贸易顺差须内外兼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00:25 中国证券报
“今年的贸易顺差规模肯定更大,这是毫无疑问的。”昨日,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一致的观点。对于如何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他们指出,要从控制增幅、促进进口、扩大内需等方面入手。 减增幅还是减规模? 12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58.8亿美元。这个数字远高于去年同期的9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六成。 “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势头在今年会受到控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今年底,中国的贸易顺差将会缩小。” 然而,对于这个“控制”,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今年甚至明年,可能只是控制贸易顺差的增幅,却压缩不了它的绝对规模。” 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增幅是200%,2006年增幅为70%,“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的话,今年还会这样继续增长甚至更多。”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对本报记者说,目前我国仍然是过去的出口创汇思想,政府尚没有制定任何政策来减少对出口的支持。 作为鼓励出口的最有力的政策,尽管我国的出口退税率目前已降到了8%,“但是,这仍然是在鼓励出口”,袁钢明说。 他还指出,我国采取措施减少了原材料的出口,但同时增加了机械产品的出口,尽管相对于初级产品,机械产品的附加值稍微高一些,但仍然包括了大量的原材料、以及稀缺资源。 压缩出口是良策?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进口7916亿美元,出口大于进口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有专家认为,要优化进出口结构,必须压缩出口。对此,梅新育则提出,控制顺差主要不是靠压缩出口,因为出口涉及到的是国际市场需求的问题。“贸易伙伴到我国来订购产品,源于他们自身市场的需求。”他认为,国际市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仅靠我国单方面采取压缩出口的措施,并不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问题。 梅新育认为,缓解贸易顺差问题,措施应该主要放在扩大进口方面,“今年扩大进口的产品重心要放在资本设备上,而不是初级产品上。”但是,他认为,过度的扩大设备进口又会抑制我国自主装备工业的发展,并且进口资本设备代表着投资,在我国目前投资规模过大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协调扩大进口资本设备和抑制投资过热之间的关系。 但是,目前,我国要购买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往往遭到拒绝,理由是技术太敏感。对此,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日前撰文指出,我国要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出口的限制。 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认为,我国不能一味地追求出口数量,要促使外贸增长方式由以前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要通过出口带动国内产业发展,不仅仅为出口而出口,而要通过出口深度加工产品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顺差关乎内需? 今年,商务部将“减顺差”作为“头等大事”,而目前正在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十分关注有关贸易顺差的问题。一些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给贸易顺差“把脉降温”时提出,外贸顺差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产能过剩而内需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人大代表金烈说,“由于内需不振,大量的产品需要出口,所以顺差不可避免。” 去年年底,我国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有国外媒体表示,中国连续4年经济大幅增长,贸易顺差膨胀,但国内消费增长缓慢,内需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然而,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答记者提问时则表示,我国国内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1979年到2006年,GDP年均增长9.6%,其中内需贡献92%以上,外需只占7%―8%。 对此,王跃生表示,内需的足与不足是相对的。多年来,我国内需增长速度很快,也有效地拉动了GDP的增长,国内需求确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但是相对于我国国内产能来说,经济增长需要有很多出口来拉动,国内总的需求不足。 “很多企业是在接到国外订单之后才开始进行生产,否则开不了工。因此,在贸易顺差问题上,对于很多以对外需求为主的企业来说,认为我国内需不足的观点是成立的。”他说。 日前,牟新生曾指出,要缓解我国贸易顺差的问题,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扩大进口等方面下工夫,也要在增加内需上做文章,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 CFP图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