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追访沙特石油部长:卡特尔对卡特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 10:15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王尔山

  沙特阿拉伯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占有绝对优势的老大哥,其石油部长的一举一动注定要受到市场人士的关注。最近一次北京之行也不例外,许多外国新闻机构也派记者按照他的日程表进行24小时全天候跟踪,惟恐走漏消息。

  然后就从一位外国记者那里听说这个故事:石油部长不知有意为难记者还是确实没有什么消息可以发布,总之连续几天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眼看他的行程接近尾声,再这么守下去很可能白费功夫,不是办法,就有记者灵机一动,提议不如达成君子协定,概括起来就是暂时放下竞争对手身份,一致对外,也就是对付石油部长,记者们要来现场就约好时间一起来,要走也是一起走,起码可以保证不会走漏消息,耽误工作。

  听起来很有道理,大家也都表示赞成。没想到后来不知是谁发现一位美国记者违反上述君子协定,偷偷折回现场,试图获得独家新闻,其他记者决定从此抵制此人,再也不相信他,也不给他透露其他线索。

  我听完就说,如果真有此事,那就是一个绝妙的博弈论案例,关于一帮财经新闻记者如何试图组建一个开发新闻的卡特尔,对付几乎所有博弈论教材都要涉及的世界上最著名也最成功的卡特尔——

欧佩克,结果证明记者们的卡特尔同样也会遭遇生产部门的卡特尔经常遭遇的“二律悖反困境”,即卡特尔越成功,瓦解卡特尔的诱惑也就越大。具体来说,卡特尔越是成功,卡特尔的产出的价格就越高,这时候,在卡特尔内部,谁要是偷偷犯规,他获得的好处就非常大,以至于很难避免卡特尔的成员由于无法抵挡诱惑而偷偷违反规定,直至导致卡特尔解体。

  比如欧佩克,每到宣布减少产量的时候,世界

石油价格通常应声提高——当然这也正是他们宣布减少产量的目的——只是随着石油价格上涨,难免有一个或那么几个成员国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打算偷偷多生产一点石油而多赚不止一点钱。现在,那个为了获得独家新闻而冒险违反君子协定的记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其中的道理都一样,他们都掉进了那个叫做“囚徒困境”的陷阱。

  博弈论演示“囚徒困境”的时候,主角只需要两个。我们也模仿这个做法,假设在北京跟踪沙特石油部长的记者只有两个,分别是甲和乙。他们都同意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起守候部长,其他时间一起离开现场,这时候石油部长即使真想发布什么消息,也找不到记者。

  这天晚上8点,甲和乙双双离开现场。分手以后,两个人都在独自琢磨要不要偷偷回去一趟,万一石油部长打算说点什么,自己就是唯一在场的记者,保证拿到独家新闻;再说,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回去呢,万一对方回去而自己老老实实遵守规定,给对方拿到独家新闻,那自己就真是傻透了。所以,虽然双方都遵守君子协定能给双方带来最好的结局,但是因为掉入了“谁不违规谁就可能吃亏”的囚徒困境,结果君子协定很快解体。

  世间经济活动产生了林林总总各种卡特尔,说起来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就是欧佩克,这是因为他们有沙特阿拉伯这个掌握绝对优势的老大哥担当这个卡特尔的绝对领袖,而后者在遵守规定方面拥有最良好的模范纪录。原来,囚徒困境之所以成为囚徒困境,是因为两位局中人实力相当,所以,类似记者君子协定这样的卡特尔,由于成员实力接近,在实践过程就比较容易瓦解。相反,如果卡特尔成员之中的一位拥有绝对优势,那么他就会因为自己将分享卡特尔收益的最大部分,从而出于自身的利益,带头维护卡特尔的协议。总之,卡特尔的成员实力越接近,卡特尔就越容易瓦解,而一个老大哥配几个小兄弟的卡特尔比较不那么容易瓦解。这也是欧佩克这个卡特尔比较成功的根本原因。

  写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记者君子协定这个卡特尔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远远比不上老牌的欧佩克。没等到欧佩克有什么变故,追踪它的记者们的君子协定卡特尔,就已经垮台。

  进一步说,记者君子协定卡特尔的情况实际上比普通的卡特尔更加复杂,因为这个由记者在北京组成的卡特尔只限于外国新闻机构的成员,没有包括中国新闻机构的记者,如果不受君子协定约束的中国记者由于继续24小时全天候跟踪而在晚上8点以后获得部长的重要讲话,那么君子协定当中的外国记者同样要吞下失败的苦果,觉得自己这样“君子”,实在是傻透了。事实上,前面我们只谈到卡特尔内部力量的相互作用,但是外部力量要占便宜的因素也不能忽视;相反,在实践当中,外部力量往往成为卡特尔瓦解的催化剂。

  就连欧佩克这样成功的卡特尔,也无法避免这种来自外部的烦恼:比如去年在他们宣布减产的时候,欧佩克以外的石油生产国,比如俄罗斯和一些新兴石油生产国,就借此机会增加产量,侵吞欧佩克的市场份额,导致欧佩克内部对于减产这个做法的有效程度产生分歧,在减产期间违反规定多生产一点点的动机也因此增强——本来嘛,如果迟早要给外面的对手侵吞市场份额,还不如把这些市场份额留给自己,好歹还是一家人。

  所以,现在叫人好奇的是,随着俄罗斯和新兴石油生产国在欧佩克减产期间步步进逼,沙特阿拉伯这个老大哥会不会也有一天按捺不住,自己违反规定,最终把欧佩克这个卡特尔给毁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