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7低通胀会走高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07:0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朱剑红

  看2006年CPI的走势:前三个季度涨幅分别为1.2%、1.4%、1.3%,到四季度却达到2.0%,其中12月当月出现跳涨,达到2.8%。考虑到最近两年,我国的物价水平一直在低位运行,因此人们对这一“跳”议论纷纷。

  很正常

  ——近4年的CPI上涨率还不及17年平均水平的1/2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目前的价格走势没有异常。从2003年到2006年,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同期CPI的涨幅分别为1.2%、3.9%、1.8%、1.5%,平均为2.1%。从1990年以来,17年的CPI平均涨幅为5.08%。也就是说,近4年的物价上涨率还不及17年平均水平的1/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有过两次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幅。一次是1993年到1996年,但同时伴随着较高通货膨胀。第二次是近4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却保持了低通胀,所以说,现在是90年代以来经济运行最好的一个时期。

  为何价格稍稍上翘,便引起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讨论和担心?姚景源认为这与我们的经历有关。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通货膨胀,一次是在1988年至1989年,通货膨胀率的峰值达到18%;另一次是1992年至1994年,通货膨胀率的峰值达到24%。而通货紧缩的阴影仅在1998年、1999年和2002年出现过,虽然当时通货膨胀率出现负值,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货紧缩,经济还在增长。人们并没有切身感受到通货紧缩带来的痛苦,却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缩水、生产力遭到破坏、众多百姓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记忆犹新,所以,中国人对通货膨胀更敏感。

  莫担忧

  ——中国的供需结构平衡,宏观调控为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姚景源认为不必担心。他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宏观调控以及结构调整等方面给出了四条理由。

  一是从消费品看,我国早已全面转入买方市场。有关部门监控的800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无一短缺,全部处于供给大于需求、或者供求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品价格很难上涨。二是从生产资料价格看,我国长时期是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势必形成大量的生产能力。因此,在生产资料这个领域,面临的不是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是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也就是说,生产资料也不可能出现因为供给严重不足而导致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三是企业对价格的内在消化能力在增强。去年CPI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利润仍然保持了30.1%的增长。价格在回落,而企业利润在增长,这说明企业的利润不是像以往那样依赖涨价而获得,而是由于企业自身素质的增强,从技术进步、从加强管理而获得。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会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的发生。四是有宏观调控。从去年的实践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为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银行时刻把防止通货膨胀做为其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目标,去年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今年才两个月就调整了两次。这种预调、微调,为防止通货膨胀出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不慌张

  ——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三年大丰收,粮价上涨导致的CPI上涨不可持续

  去年12月当月的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1.4%,涨幅的确都是比较高的,而主要原因是粮价上涨。粮食和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价格在CPI的权重中占了1/3,所以粮价上涨势必导致CPI的上涨。去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升6.9%,肉禽及其制品、蛋价同比分别上升13.4%和17.8%,影响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3%,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2006年,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三年大丰收,但粮价仍然出现上涨,许多分析都提到了国际市场的因素。

  2006年末的粮油涨价的确有国际粮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其原因一是当年全球粮食预期减产,主要品种减产预计在4%以上;二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用玉米豆油、菜子油等生产生物质燃料数量增加,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三是期货市场炒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减产和粮价上涨一定会传导到国内。此外,虽然我国粮食总量增加了,但毕竟粮食供求还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品种的结构上还有不足。

  那么,粮价上涨导致的CPI上涨有没有可持续性呢?

  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最高纪录是1998年的近10200亿斤;近年来产量最低的是2003年,为8614亿斤。所以,2004年CPI涨幅达到这4年的最高点——3.9%,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为什么在2005年又回落到1.8%呢?姚景源说:“就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这几年我们出台了多少有助于粮食增收的政策!从减免到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种粮从间接补贴转为直接补贴,对农民使用的良种、农机具都给予补贴,等等。所以,从2004年起,连续三年粮食保持大丰收,去年总产量达到9949亿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所以,今年粮价可能是趋稳的走势,不可能连续、大幅度上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而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有限,可以说,今年不可能因为粮价走高而导致通货膨胀大幅上升。

  有信心

  ——对通货膨胀应保持足够警惕,政府已积累了足够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经验

  去年拉动物价上涨的两大成因,一是粮价,二是服务类价格。随着水电、燃气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产品的价格会继续上涨,这会不会推动物价的上涨?

  姚景源分析道,服务类价格中有相当部分是政府管制的,特别是资源、

能源类的。深化改革固然要放开一部分价格,但经验告诉我们,放开后的价格往往在经历上涨后又在市场的作用下回归到合理区间。而且正因为是政府管制的,所以,宏观调控定会把握力度,政府不可能让服务类价格过高过快增长而导致通货膨胀出现,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影响群众的生活水平。从以往宏观调控的实践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通货膨胀,人们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通货膨胀不是单纯的物价上涨而导致财富缩水,更重要的是它扰乱了价格信号,从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市场是通过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的,当通货膨胀到来时,价格信号混乱,企业家就无法根据价格信号去决定投资的去向,消费者也无法根据价格信号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在破坏市场机制运行的同时,通货膨胀还会使人们无法对未来进行预期,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和消费者一系列的当期经济行为。

  姚景源认为,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通货膨胀深层次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过两次大的通货膨胀,中国政府积累了很多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成熟的经验,办法和手段很多也很灵。所以说,我们不怕通胀,人们对此应该有足够的信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