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减顺差靠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9日 13:14 经济观察报

  闻棹/文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中国外贸顺差为158.8亿美元,虽然比2006年12月的210亿美元大幅度下降,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大幅增加67%。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五高水平。

  这个数据可能会让商务部官员大伤脑筋。商务部将减顺差作为今年的头等任务,但是从1月份的情况来看,顺差减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容易。

  需要探讨的是,中国可以用什么方式减顺差?一般来说,减少顺差,要么降低出口,要么大幅度增加进口。1月份出口总额86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进口总额707.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5%。出口增幅仍然远高于进口。所以,最直接的想法是,从增加进口上想办法。

  中国一直对主要的贸易伙伴如美国强调,不是中国不愿意进口,而是因为美国等国家在对华出口方面有太多的限制。中国需要进口的是高技术产品,但是在这些产品方面,美国总会以涉及到军事利用等理由,设置种种限制。而且,这种限制有时候也会滥用,由此考虑,扩大进口的潜力是存在的。

  但是现实来看,进口增长空间并不是很大。1月份进口增幅27.5%,几乎是去年12月份增长13.5%的两倍。如果考虑到

中国经济今年还存在着减速的风险,国内需求扩张也可能受到影响,指望进口超常规增长几乎是不现实的。可以认为,这也是未来几年中都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因素,换句话说,进口增长的扩大,总体来说,并非想到就能做到的。

  不算进口,可以想办法的地方就是出口了。中国出口增长之迅猛,确实超过一般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近6%,但是中国出口仍然动力不减,一年多来一路狂飙。或许正因为如此,商务部下属的研究机构才做出了人民币应该升值的判断,认为中国可以承受5%的升值压力。

  问题似乎归结于怎么减出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我们不能设想为减少出口而采取种种方式,让企业不再出口商品。与减少出口相对应的,其实是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出口成本的正常化。

  过去的政策导向,叫做“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所有的环节都以增加出口为指挥棒。甚至有一个时期,外贸公司为获得出口换汇是不计成本的。现在,这种情况在公司已经很少见,但是在国家政策层面,很多东西还处在调整期。

  比如说,由于很多资源产品价格不反映供求关系和其稀缺性,也不反映环境成本,如果再加上廉价的劳动力,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确实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这等于变相地补贴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即使如此,中国还不得不面对其他贸易伙伴的质疑,甚至持续的摩擦。尤其是,即使是对这一类产品,出口还是给与退税的。

  因而,减顺差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问题。换个角度看,顺差减不下来,光盯着出口恐怕也是不行的。至少,从资源消耗型产品来看,要解决的是资源产品的定价市场化问题,如果这些产品的定价更加市场化了,产品成本更加正常化了,这种补贴式的出口规模可能就会大幅度降低。

  在影响成本正常化的诸多因素中,汇率自然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实际上,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

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的情况,但是任何人恐怕都很难说得清楚,汇率低估的程度有多大,或者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在什么样的水平就是合理的。

  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如何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如何进一步增强汇率灵活性,对于减少顺差也是很关键的。这并不等于说,中国需要通过升值人民币解决顺差问题,实际上,汇率灵活性的增强,很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这其实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企业成本会增加,一部分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竞争力会减弱,甚至会退出市场。

  这是一个在价格调整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进口是相对稳定的,出口减速意味着顺差进一步减少。现在很多人说,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并没有太大影响,从过去的数据看是这样,但是今后一段时间呢?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态势,结果会怎么样?对很多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商来说,他们即将面对拐点。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