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货币政策报告泼冷水 中国需要反思宏观调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8:25 扬子晚报
陈旭敏
中国或许正在错过一次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机,虽然目前她的经济仍在以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长。
植根于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思维,不利于中国应有的经济增长潜力,2004年以来,这种看似未雨绸缪或亡羊补牢的调控方式,正在毫不留情地阻遏“似乎过热”的高位投资。宏观调控的理由似乎合情合理:投资率过高、产能加大、一旦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滞长,经济可能陷入通货紧缩。 事实也许正与宏观调控的假想相反。在日前公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中国央行首次公布了中国银行系统的中长期贷款的投向:2006年,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73万亿元,但是,这些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却为基础设施行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比重分别为37.6%、19.7%和8.3%。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基本吻合。 这或许给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泼了一盆冷水。即使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仍高居24%,但在上述投资增长结构下,非贸易品—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投资的大幅增长,不仅无助于中国制造业产能的扩大,反而可以缓解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目前煤电油运仍没有完全缓解的情况下。事实上,根据中国央行公布的银行系统中长期贷款投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而房地产业投资的增长,不是房地价的价格,也不应该是宏观调控的对象。相反,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可以缓解目前需求增长和供给趋缓矛盾造成的价格增长。 遗憾的是,“本应”成为宏观调控对象的制造业投资增长,在目前新增中长期贷款增长中只占8.3%,而且还包括消费升级引起的产业升级的重工业投资,虽然这些产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自筹资金来增加投资,但是其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个百分点的贷款增长,难道还要通过宏观调控压缩? 很显然,目前中国的宏观调控仍是计划经济残留思维在市场经济发挥作用,这种只看总量不看结构、缺乏全球化思维的调控方式,不仅助长了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矛盾,而且也在挤压中国经济应有的成长空间,还使中国产业“缚手”于全球竞争。 GDP以两位数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仍是高位推进,中国经济看上去似乎确实“热气腾腾”,但是,将这些绝对指标作为经济是否过热的“显示器”,未免失于草率,即使是按照中国正在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过热也只能是当经济增长超过充分就业下的经济增长时,经济才被称为过热。而从目前看,虽然CPI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有所上涨,但是,与此相反,全面衡量中国物价指数的GDP缩减指数却在下跌,2006年增率为3.2%,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虽然这里面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结构问题,但中国是否达到了充分就业下的经济增长,或许是个疑问。 与此相似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即使在黄金增长年代,但仍继续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增长性财政政策”,而不是中国式的宏观调控,虽然此后美国陷入七十年代的滞胀,那也是国家和市场功能的争论,而非凯恩斯主义前提下的争吵:既然实行凯恩斯的调控思维,就应这将这种调控方式进行到底。 而且,目前高位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是建立在利润率大幅增长的背景下。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万亿,增长31%,增幅比上年高8.4个百分点,而且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09%,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很显然,从利润角度看,这种投资规模应该是值得鼓励,而非抑制。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的“过剩”思维,显然已经过剩,即使目前中国的可贸易品投资—制造业继续偏热,产能过剩,亏损或倒闭的企业未必就一定是中国,也有可能是美国、欧洲、日本、或东南亚国家的某些企业,中国过剩的产能完全可以在WTO规则下,通过出口挤压其他国家相关产业和企业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在目前人民币还处于高位的时候,否则一旦人民币升值到位,这些国家的企业可能会反噬中国公司。 中国的汽车业发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近一两年来,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是否过剩的讨论不绝于耳,而事实相反,伴随着中国汽车业产能和产量的增加,汽车业2006年出口已达34万辆,同比增长一倍。如果按照这种出口速度,也许再过几年,中国宏观调控部门警告的不应是中国汽车业,而应是警告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的“产能”过剩。 将目前以压缩高位投资规模为主旨的宏观调控,称为“助长”中国经济运行矛盾,也许并不过分。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差顺差过大,以及环境、资源压力加大,这四个矛盾的因果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独立存在。与2005年前不同,目前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来源是贸易顺差,而不是以前的外商直接投资,而贸易顺差显然是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结果,投资规模压缩的结果,自然是进口的减少,从而加大了贸易顺差、扩张了国内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以及贷款规模。 从表面看,目前环境和资源压力的加大,确实也是投资过热的结果,但实际上,这可能也是这些产品的价格仍被政府管制的结果,价格低估的结果是,助长了投资规模的膨胀,而不是通过市场价格上涨成为投资规模的“自动刹车器”。当然市场经济造成的外部效应如环境污染等,确实也应该由政府干预。 全球化时代,需要全球化宏观视野和调控思维,目前中国经济在计划经济和“半吊子”凯恩斯反周期调控思维的双重夹击下,正在丧失其应有的活力和潜力。中国宏观调控部门应该与时俱进,面向全球,放弃一些囿于中国的总量调控思维,而应更多地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微观主体的“主人公”意识,来促进中国产业进入全球化竞争。否则无疑是自缚手脚。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