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审计垄断企业关系经济平稳运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09:50 潇湘晨报
本报评论员 晓宇 2003年6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首度刮起“审计风暴”以来,公众对于审计的信任与期待,日益加深,而贯穿2006年,整个社会对垄断与腐败的追问不绝如缕。因此,以经常性审计覆盖垄断企业,是一个可取的向度。 近日,李金华在审计署2007年企业审计培训班上披露:温家宝总理去年底在听取审计署工作汇报时对企业审计作出指示,要求不仅要对中央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还要开展经常性审计,尤其是对垄断性企业的审计。 这一指示,在目前垄断企业的运行中,可谓势在必行。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7年将“继续实施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去年7月中旬编制的统计年报,国资委监管的169家中央企业2005年度共获利6276.5亿元,同比增长了27.9%。其中来自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即传统的煤、电、油、运行业的12家企业利润超过了100亿——垄断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庞大体量,对宏观调控政策能否切实执行,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垄断领域所产生的腐败也成为经济运行的重大隐患。去年6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曾发表言论认为,垄断与腐败已损害到社会公平,是造成贫富悬殊的原因。前几年,大量腐败官员不计后果盲目扩张投资,房地产业以及相关行业吸引了大量热钱流入,导致宏观调控措施遭遇阻击,不能完全见效,而通货膨胀却有所抬头。英国《金融时报》据此于今年1月23日发表文章认为:贪腐官员一日不严厉整肃,地方以及部门打着改革幌子的盲目扩张冲动就一日不能遏制,中国经济的危机因素,就会越来越多。中国政府唯有透过反腐,才能防范经济畸形过热,才能排除中国经济的隐患。 不能否认,垄断最易滋生腐败,在垄断性的“卖”和“买”之中,有着最便利的权力寻租空间。而在垄断企业庞大经济体量中产生的腐败,必然影响到宏观调控的实现与国民经济健康平稳的运行。 李金华指出现阶段为什么要加强企业审计时说:一是因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二是社会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越来越关注,尤其对垄断性行业和企业;三是企业审计任务繁重,难度也很大,本身存在很大风险,可谓审时而知势。在垄断不能于短期内实现市场化的情况下,加大垄断企业经常性审计,是现实中可以依赖的一股透明与公平的力量,亦是一个有力的反腐武器。 李金华强调,对危害国有资产安全的腐败案件要抓住,至于它自主经营的一些事情不要太纠缠,正是直击问题的症结所在,抓住了加大垄断企业经常性审计的要义,即打击与防范垄断领域内的腐败,“通过审计,有效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发展”。 2007年国家审计署企业审计的主要任务已经确定。一是组织对铁道部的财务收支审计。二是开展对“中国石油集团”、“中国华电”、“哈电集团”和“华润集团”4户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和财务收支审计。三是围绕一些垄断性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关系百姓切身利益且亟待解决的带有体制性的深层次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不难看出,众多重大垄断集团纳入审计的视野,加大垄断企业经常性审计的工作,值得公众进一步期待与关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