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刘学军:新深圳速度正为扩大顺差增加摩擦做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06:53 新京报

  这种所谓的新“深圳速度”,正在全力以赴为扩大中国贸易顺差,加剧收支不平衡,增加贸易摩擦做“贡献”。

   深圳去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6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65%.业界盛传深圳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有水分,其目的是将业绩做大而骗取今年更多的配额分配。(2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纺织品出口在国际贸易大环境不利于中国的大背景下,深圳纺织品服装出口却能同比增长178.65%,无疑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思考的话题。相关部门也不得不着手调查此事:究竟是什么因素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

  专家判断,新“深圳速度”的诞生可能源于:一是为了博取今年输欧美

纺织品服装配额;二是外资利用贸易渠道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炒股、炒楼。

  不管是为了博取出口配额也好,还是外资利用贸易渠道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炒股炒楼也罢,关键是现行的出口政策、加工贸易体制给了这些“食利者”借政策空隙获取暴利的机会。比如,深圳某些纺织品服装品种2005年出口总额不到5000美元,但是2006年出口额却飙升至10多亿美元。一个品种在一年之内出口竟然翻了20万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中的猫腻。这种所谓的新“深圳速度”,正在全力以赴为扩大中国贸易顺差,加剧收支不平衡,增加贸易摩擦做“贡献”。这与中国目前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的精神显然背道而驰。

  数据失真或许并不能改变事实本身,但问题的核心在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不仅事关统计公信,更事关基于失真的数据而做出的政策的科学性,从而事关全民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不难想象,如果基础数据的构成尚且存在重大偏差,相关的宏观决策则很有可能成为无的放矢之举,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效果根本无从保证。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高居不下,固然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出口结构调整的功劳,当然也有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所言的另有原因,即炒汇、企业骗取退税是导致中国外贸顺差“失真”的重要原因。美国渣打银行分析师王志浩曾搜集大量资料后提出,2005年中国1019亿美元顺差中真实部分也就310亿美元。也就是说60%都是假的。

  海关总署对此并不否认,指出“确实有这个问题,但没有王志浩测算得那样高。”这种因出口骗税、博取出口配额问题而引发

人民币汇率定位的争议,只是把目前
出口退税
体制的弊病演绎到了极致。

  要想让外贸数据真实反映币值定位高低,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提供确实的依据,就必须要彻底改变出口退税的定位与操作体制,让出口退税回归它的身份本意。其实,出口退税的原意只是避免不同国家政府间的重复征税问题,本身并不具备所谓调控经济的职能。但是在中国,出口退税在产生伊始便承担着增加“出口创汇”的政策重任,而现在又承担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任。如此多的重任,本身就背离了出口退税的本意,也使得行政力量过多地干预了经济的运行。

  在已经被失真的数据扭曲的市场哈哈镜中,至关重要的是,相关决策者要有智慧洞察业内潜规则和各种“公开的秘密”及其危险性;有勇气将业内潜规则和各种“公开的秘密”昭示公众;有谋略“善后”,制定与愿望和经济规律相符的政策。原标题:新深圳速度拷问现行贸易体制

  □刘学军(联合思特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