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不该让民营医院自生自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2:10 中国经济周刊

  

不该让民营医院自生自灭

不该让民营医院自生自灭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文/马红漫

  虽然大众对民营医院的信任感整体偏低,但是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下,还是有人不幸落入了“陷阱”。日前,原本健康的王女士在上海协和医院做检查后,被医生诊断为“不孕症”,入院检查不到3个小时、诸多检查结果还未出来,医生便将其推上了急诊手术台。不到24小时,王女士花去医药费近4万元。(新华社1月9日)

  民营医院似乎正在与“不可信任”四个字紧密地联系起来。

  被视为市场活力象征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在民营航空的作用上得到了充分地显露,一家春秋航空诞生伊始抛弃既有航空企业的竞争路线,独特的廉价航空理念给整个航空市场带来了新气息。其实不仅航空业,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历程已然证明了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活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但是,民营医院领域为何无法发挥同等的“鲶鱼效应”呢?

  我国发展民营医院的初衷是为了激活医疗行业经营机制、打破国有医院的垄断格局,在竞争态势下促使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我国的民营医院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在诞生的最初几年,一些民营医院以人性化的服务、快捷的效率,以及热情的态度让众多饱受医生冷言冷语的患者耳目一新。然而,经过数年的市场历练,民营医院的整体实力与口碑却出现了倒退迹象。泛滥的不实

医疗广告、精心包装的“伪专家”、毫无疗效的伪劣配方、超过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药价,这些令患者深恶痛绝的行为在一些民营医院频频上演。

  事实上,在民营医院这种倒退的背后,是诸多主客观因素使然。民营医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非嫡系”的地位出现在医疗市场上。作为市场的补充力量,政策环境并未对其特别眷顾,反而将大部分民营医院排斥于主流之外。最令其头痛的是,多数民营医院尚徘徊在医保体制之外,遭受断臂之痛,生存艰难。由于政策壁垒的限制,民营医院唯有依靠广告宣传吸引患者的关注。也正是因为没有稳定的患者来源,短视投机心态才会成为部分民营医院的选择,由此才导致了对于患者欺诈行为的频频发生。

  如果说体制限制与追逐短期利益等因素诱发了民营医院的违规行径,那么监管缺失的市场却成为放纵民营医院蜕变的温床。

  福建莆田成系统的违规申请医疗机构执照行为已经不是秘密,但是一直以来并未受到相关法律的惩戒。这已经成为医疗市场监管缺失的一个典型案例。曾经通过性病游医致富的莆田人,如今依旧通过不法行为维系着“莆田系”民营医院的运作。在这些民营医院中,房子与设备是租用的,医生是临时聘用的,就连营业执照都可以通过租赁或购买得到。由于不必投入大笔资金购买硬件设备,同医务人员之间也不存在长期的聘用关系,所以,如果“莆田系”的某家医院办砸了,他们就再换一个地方另起炉灶,继续通过虚假广告招揽和欺骗求医心切的患者。法律的缺失与监管机构的松懈令“莆田系”医院的缔造者们屡屡得逞。

  由此看来,民营医院更像是一群遭到主流社会抛弃而且无人监管的弃儿,在任其自生自灭的过程中,这些弃儿却在破坏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如今,民营医院对于国有医院“大一统”医疗体系应有的“鲶鱼效应”正在被其屡屡曝光的不良行径所吞没。但是,多元化发展是我国的

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然方向,民营医院也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不能因部分成员的劣迹就完全否定民营医院存在的合理性。日前,哈尔滨市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向民营医院敞开了医保体制的大门,这是一种正面的疏导与扶持。

  可见,为了发挥民营医院的市场活力,公平的制度与严厉的监管是重要外部环境。只有在这种大环境下,民营医院的经营才可能步入正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