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邱林:禁止房贷炒股规定最好别成一纸空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23:59 新浪财经

  邱 林

  上周,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银监会权威人士透露,春节后将全面开始检查工作,住房按揭贷款将成检查重点。此外,如果发现违规贷款,银行对此应负全部责任。(2月4日中央电视台)

  近几个月来,尽管有贷款条例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证券市场,但这并未能阻挡各家银行为贷款炒股打开方便之门的热情。而在这波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银行抵押出自己的房子,然后涌向股市。不少投资者在提交贷款用途时,投资者往往用再购房、装修等为理由,从而获得银行贷款用作炒股。

  毋庸置疑,利用银行贷款进行炒股,潜在风险不可小视。在国际金融史上,贷款炒股引发股市泡沫的事件并不鲜见。比如,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楼市与股市的泡沫,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正是有大量银行资金推波助澜造成的。去年开始的国内股市牛市轮廓渐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量出现了大幅攀升。随着银行业迎来入世全面开放,各银行加快了传统贷款业务的产品创新,在给客户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部分“钻空子”的贷款资金由此暗地流入股市。

  对银行而言,最大的风险是很难把控消费者对贷款的使用。银行对贷款用途都有限制,比如装修、留学、就医、婚庆、购买家庭大额耐用消费品。但是,由于银行很难约束众多的消费者,因此有可能出现贷款人把贷款用于投资,结果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到时只能拍卖房产,而拍卖所得有可能出现无法清偿债务的情况。如果银行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监控不当,将会大大影响到贷款回收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不良贷款可能随时增加。此外,对资本市场来说,大量信贷资金进入亦会造成资本市场的无序,从而累积更多风险。

  基于此,2001年以来国家金融主管部门就发出若干规定,禁止银行贷款流入股市,原因在于国内股市和银行业发展都还不够成熟,担心股市风险波及银行系统。2001年中国股市正面临4年牛市的初始阶段,股市十分火暴,大量银行贷款进入股市。为此,当年的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重申,规定商业银行禁止发放无指定用途个人消费贷款。

  但从执行的状况来看,这条规定几乎名存实亡。当时尽管各家银行都明确表示,贷款资金不允许投资股市,由于缺乏审核机制,跟没有限制差不多。有的银行放贷员甚至对贷款流入股市心知肚明,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拉拢客户,各银行间为贷款者提供了种种便利,原有规定已成一纸空文。

  今天形成的房贷炒股热潮,其实是在上演当年股市的一幕。然而,让我们担心的是,一旦出现股市暴跌或进入交易清淡期,银行就有可能面对贷款客户没钱还贷,同时抵押房屋可能是贷款客户惟一住房而无法收回的情况,引发银行坏账发生。换言之,通过银行贷款投资股市,不管是银行还是客户,最终换来的可能是“双输”。

  其实,在香港和美国,房屋抵押是可以用来炒股的。但前提是,它们有非常严密的法律防火墙和风险监控体。去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的新的《证券法》(2005年修订)就将“银行资金不得流入股市”改为“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在这方面迈进了一步;现在银监会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其主旨都是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然而,真正收效如何,恐怕只有越来越多的相关制度能回答一二。房贷炒股的制度和规定建立固然是好事,但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真正逗硬,千万不要成为一纸空文,流于形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