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肖擎:在利益公平分配中赢得人民掌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00:19 新浪财经

  肖擎

  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收入分配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仍然过大。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别。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同工不同酬现象以多种形式存在,政府调节收入不力。(1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

  通读这份报告,总的感觉是内容扎实,关注的问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资料翔实,分析客观,建议可行,读起来给人踏实之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已经做了好多年了,可是当年居民收入分配现实总是与上年报告趋势展望存在一定差距,报告似乎只显示出它的参考价值,而没有在真正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方面产生实质影响。

  在今年的报告中人们特别关注“政府调节收入不力”这一点,这是大家内心所思与报告所指一致的体现,是一种关乎社会进步的和人民幸福的善意批评。收入的两极分化虽然与个体谋业者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但也与我们的社会制度有关。目前的收入制度并不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而是以资源、权力、知识等物化条件为基础,收入分配尽管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生活所需,但社会成员在物化条件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劳动价值差不多的人却生活迥然,冒极大生命风险的煤矿工人与一个大学教师的收入差别就是一个例证。收入的多少由市场控制,但平不平衡却由政府主导,现在的主要问题还不是收入的多少,而是收入平不平衡的问题。

  政府是人民自由契约的产物,洛克在《政府论》已经清楚地表达了这个观点。政府作为契约的一方,应当履行一些基本的责任,比如让资源充分共享,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等等,这种认识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人们也普遍认同有限政府论的提法,可是实际情况距离这个标准还是太远。国民健康水平不一、国民教育水平差距过大、生活风险不断增多、社会极端化而非多样化等问题还比较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功能的失灵。

  “政府调节收入不力”传递的深层意思是在充分的事实面前,政府已经没有辩驳的余地。整个2005年全国征收的

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收入的敏感性可见一斑,这也反映出人们对收入的依赖程度重的很;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的费用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3%,剩余97%的资金都投到哪里去了,人们不得而知,这反映出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无意识偏离人民的倾向性选择。这些切切实实的资料,是提醒,也是警示,提醒政府要更清醒地认识当前形势,警示政府要更加珍视民心。

  调节收入公平分配,主要不是按照自己的方案去实施,而是从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入手,一个一个解决,一件一件落实,遍地开花只会消耗精力,得不偿失。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包括垄断资源、权钱交易、权利剥夺、劳动力贬值等问题,即便只是解决好一个,政府也将赢得人民最热烈的掌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