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些年怎么就没有管住邱晓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10:53  人民网

  日前,国家统计局召开会议,局长谢伏瞻通报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邱晓华问题的处理决定,传达了温家宝总理在1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传达中央纪委、中组部关于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通知精神。

  邱晓华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走上高级领导干部的岗位,又走向犯罪的深渊,教训极为深刻。笔者注意到报道中提到,邱晓华从1993年就开始出问题,着实令人深思。

  从1993至2007,长达14年,当年的邱晓华是三十多岁的一般干部,所出的问题,应该不是像后来那么严重的经济和生活腐化问题,恐怕只是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因为他当年既没多大的权力,也没多高的地位。如果及时教育,批评指正,依纪依法惩治,也许就改了,也不至于使这种有毛病的人步步高升了,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今天,捅下这么大的漏子,给党和政府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也毁掉了邱晓华。很可惜,在这十几年间,似乎没人管或者说是没管得住邱晓华。

  也许会有解释:一个人变坏有个过程,从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有个过程,没想到他后来变得那么坏!也许还有解释: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他真要变坏,谁也管不住!也许还有解释:他是个善于伪装的“双面人”,极具欺骗性,谁能看得透!这些解释,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十几年没管住邱晓华,邱晓华变成了腐败官员,这是明白无误的事实。在这严峻的事实面前,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中央开展过“三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看来,邱晓华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平时,机关里有民主生活会,有反腐倡廉会,群众也会有举报,看来,他也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从处长到司长,到局长,要经过群众评议、领导推荐、组织考察的严格程序,他这个“德才兼备的干部”,顺利当上国家统计局的“一把手”。如果有一道“关”、一个“卡”管住了邱晓华,他就爬不上去,当然也栽不了跟头。但他“过五关斩六将”,顺风顺水,这就很不正常,也很难解释。

  谢伏瞻局长在当天的会议上要求统计局的干部吸取邱晓华的教训,强调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这是对的。但要说制度,关于领导干部必须清正廉洁、必须作风正派、不准受贿、不准重婚,等等,从上到下、从党到政、从法律到纪律,都有明文规定,中央三令五申,邱晓华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偏偏还要“踩红线”、“趟地雷”。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显然,原因不在于没有制度,我们的制度很好,也很细,问题在于,在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时,往往不是真管而是假管,不是依法办事而是依权办事,不是严肃纪律而是儿戏纪律,比如考察干部,往往是领导点谁就是谁,并未真正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考察走了过场。比如,党员干部嫖娼、“包二奶”、赌博,必须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可真的开了几人、撤了几人?腐败风险很小、惩治概率偏低,难怪有些邱晓华们简直如鱼得水了。

  可怕的是,像邱晓华这样早就出过问题甚至严重问题,却步步高升的干部并非个别。前不久被押上被告席、贪了一千多万元的赃款的河南省原人大副主任王有杰,早在漯河担任市委书记时,群众就断言“他早晚要出事”。可是他“带病升官”,当了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直到担任省人大副主任时才落马。这些问题必须深思,更应有效解决。(李德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