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与Anderson先生商榷 A股流动性过剩另一种解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 03:47 第一财经日报

  王胜春

  1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B1版发表瑞银集团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Anderson先生《解密A股流动性过剩》一文,文章认为,“A股市场并不被外来资金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所操控;股市真正的资金来源是高额的银行存款”。

  从其分析的过程不难看出,Anderson先生在运用典型的宏观经济分析工具对我国“非典型”市场运行进行分析后,得出了值得商榷的结论。

  首先,Anderson先生在分析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基础货币增长很快吗?”他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认为,近几年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是在减速的,2006年并没有投放过快的迹象,而在2001~2002年、2004~2005年期间是比较快的,但这两个阶段并没有出现大牛市,所以,2006年出现大牛市与货币政策和双顺差并没有关系。

  这种分析显然不合适。任何货币政策都存在时滞性,也就是说,货币投放并不会马上就体现为资产涨价,这其中的时滞取决于公众心理、市场体系、消费活动等诸多因素。根据相关研究,货币政策与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时滞大约为8~12个月,而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显然要更长。

  第二,在讨论M2增速时,还应把它与基础货币的供给分开。因为在基础货币与M2之间,还有一个变量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也是非常之多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银行体系的存贷比。2000年国内银行体系的存贷比为80%,到了2006年则为68.5%。存贷比的变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货币供给的变化有时候可能与基础货币投放无关,而与

商业银行的贷款选择有关,因为目前的存贷比使国内的银行体系在货币供给上有很大弹性。

  当然,无论是M2供给的增长,还是M1增长超M2,都不能说它们是推动A股出现大牛市的充分条件,因为在股市运行中,更具决定意义的是预期收益率。但M2的增长却是必要条件,没有大量的货币投放,就不可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就不可能有Anderson先生所认为的真正的资金来源——高额存款。

  如果再把目光投向其他投资品,如

房地产、古董、邮币等,就会发现,在股市大涨之前,这些同属于投资品的市场已经出现了大涨局面。

  所以,对于A股市场大牛行情的完整解释应是:由于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和巨额外汇收支顺差(由外贸、投机、投资共同决定),央行持续被动地投放了巨额基础货币,虽然进行了一些对冲,但M2的实际增速和潜在增速都非常快。大量的货币供应在投资者对股市预期收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变成了大量的存款和其他投资品市场的增长。同时,出于对加息的预期,M1的增长逐年加快,使国内整个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极为充沛。在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国内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渐趋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关于

股票投资的预期转为乐观,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大量的资金投向股市,从而造就了大牛市的出现。(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