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境外股东为何失宠银监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7:49 国际商报

  银监会修改规定 中资银行成立不必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本报记者 齐薇薇

  日前,中国银监会修改了2006年初颁布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中资商业银行设立时不再必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过短短一年,境外股东的宠遇就被剥夺,“昨日座上宾,今朝堂下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蹊跷呢?

  仅是降低门槛?

  一位业内人士看过这个规定后对记者说:“中资商业银行设立时是否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本来就应该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如果规定他们在成立时必须引入,就好比一个男人要想在国内结婚,就必须先从境外纳妾才行。强制推行这个规定,只会抬高中资银行的设立门槛,据我所知,从去年这个规定颁布到现在,还没有一家新的中资银行成立。修改这个规定,降低中资银行的设立门槛,应该是一件好事情。”

  另据新华社报道,对于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重组方式新设银行,强制要求引入境外股东作为设立必要条件,不利于重组推进和化解原有风险。

  但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却认为不仅仅如此,她说:“

银监会设立这个规定,从当时的角度来看,与其说是‘门槛’,不如说是一种‘借鉴’。因为当时四大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对外引资都是一个很普及的现象,像工行、中行、广发行以及华夏银行等等的引资效果都是不错的。出于‘追随效应’的考虑,要求中资商业银行设立时必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深圳一名长期从事金融报道的媒体从业者也和她持有类似的观点:“强制要求中资商业银行设立时必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实际上是通过这规定,引入外来的监督机制。因为外资不是洋雷锋,他们到中国投资是来赚钱的,既然入了股,他们就要关心收益,就要监督你,而这样正好可以防止国企改革中经常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这样的规定在当时作用是积极的。”

  看来,中资商业银行以后设立时不再必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仅是“降低门槛”,那么简单,那到底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

  肥水不流外人田?

  之所以修改这一规定,北京银行一名要求匿名的工作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应当与眼下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态势有关。”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以目前银行业在国内的强势地位,外资持有银行股份后基本上稳赚不赔,结算时以美元计算,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

  的确,记者算了一下,假定目前100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800元。若一年后

人民币升值,美元兑人民币为1:7,将800人民币换成美元,可换114.3美元(800/7),获利14.3美元,照这样看来,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利润实在不小。

  她继续解释道,“今天国内商业银行与前几年比起来发展得更加成熟,近10年来,中国金融机构存款大于贷款的“存差”逐步扩大,在国内资金比较富裕的情况下,对外引资就没有多大的必要性了。”

  记者查阅今年二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显示:2006年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1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8万亿元,存差高达10.3万亿元。在1月20日由

商务部举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五届年会”金融论坛上,与会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司副司长谢和民说,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我国贸易总顺差不断扩大,预计今年贸易顺差将超过2000亿美元。他预计今年人民币将稳中有升。

  这一系列数字可以印证她的观点。

  一名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金融专家认为,从银监会规定的条文上来看,里面之所以规定“不再必须”,说明中国并不排斥外资参股中资银行,而是赋予中资银行更大的外资选择自由度,应该说,我国银行业在不断总结经验,调整策略,这不失为金融发展的一种理性。

  各界反应不一

  银监会修改规定,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情。北京银行那位工作人员评价:修改这一规定,并不是说我国在降低银行业的开放度,而是证明银行业进一步走向成熟,我国对银行业的管理手段也日趋灵活自信。

  但外资银行对此怎么看呢?当记者向多家外资银行咨询时,他们都缄口不答。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