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邱林:不可能靠外国种粮来养活中国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19:57 新浪财经
邱 林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25日表示,2007年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粮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给予清醒的认识,不可能依靠进口粮食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1月26日《经济参考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虽然目前我国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但粮食供需平衡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粮食问题仍不容乐观。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年减少,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刚达到400公斤,仅为发达国家的1/3—1/4,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食物的多样化,都需要更多的粮食作后盾。 有人说,人多粮不够,去国外买呀。我们并不反对用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思维来解决粮食问题,但中国如果吃饭依赖国外,必将受制于人,因为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只有立足国内,基本实现供需平衡,才能保证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重任,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三个办法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实践证明确实是这样,如今中国粮食科技,特别是水稻研究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破解。 在耕地面积难以增加的情况下,用科技手段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动力。虽然我国人增地减,但粮食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这主要是依靠科技手段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单产。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早在1960年,就开始进行早稻常规育种试验,他发现并验证了天然杂种水稻具有第一代优势。1973年,杂交水稻在我国正式培育成功,将水稻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二期,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目标,这一项技术已在国内广泛推广,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再多养活3000万人。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能否制定促进粮食增产的有力政策,包括要不要增加对粮食科研的投入、要不要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以及国家按什么价格向农民收购粮食、要不要对进口粮食进行限制等。只有在上述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袁隆平所创造的“杂交水稻育种的突破”,才能最终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福利,毫无疑问,这也将转化为中国人的福利。 实际上,中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并不合算,等于肥水外流,用中国人的钱补贴外国农民。不如维持略高于国外的粮价,使外国粮食进入中国无大利可图;而对中国农民的收入,采用直接补贴的办法。直接补贴的做法比进口粮食的做法效率高得多,更经济、更直接、更受农民的欢迎。因为直接补贴的钱可以直接全部到达种粮农民之手。其实,与工业相比,美国种粮农民的效益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扶持农民的办法就是直接补贴农民。因为美国政府直接补贴的做法,使政府用尽可能少的钱,达到了尽可能大的经济效果,更确保了粮食富余,大量出口国外。 粮食自给自足仍是我们的既定方针,通过科技手段促进松粮食生产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当然,中国的粮食没有近忧,却有远虑。我们应该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惩治土地违法和污染行为,保护有限的耕地,同时,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万无一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