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货币政策透明度:向左还是向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03:00 第一财经日报

  林纯洁

  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央行不同的组织架构以及目标,而各国金融市场不同的发展程度也对央行货币政策透明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中的表述,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段话表示货币政策有两个目标,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在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议事机构,只负责对货币政策提出建议。相反在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决策都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投票决定(在美国被称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在我国,央行的目标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一般来说,拥有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央行行为较容易预测,因为市场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不多。大部分国家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一些国家还将通胀目标量化。

  而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可能令市场无所适从,同样也对央行的行为产生影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曾表示:当央行实际上有很多目标但却只量化了一个,那么央行的行为将不仅仅是去引导而是去操控市场预期。

  另外一个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影响力也对各国央行透明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那些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金融市场的动荡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在这种前提下央行对于对金融市场影响巨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就非常的小心。他们往往在重要的货币政策改变之前先引导市场的预期,从而保证在政策出台的时候市场不会剧烈波动。同样央行的事先引导也有可能在短期内削弱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比如如果市场事先预计未来3个月央行将会通过加息来控制过热的经济,那么企业将会考虑提前向银行申请贷款,短期内更加加剧了经济的过热状况。但总体来说,对于金融市场极为发达的国家,央行政策的透明利大于弊。

  但对于那些金融市场并不足够发达的市场而言,央行透明度带来的好处可能并不足以让央行在这个方面作出足够的努力,对这些国家而言,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更加重要。

  而从这个角度而言,虽然说透明的央行货币政策是长期的趋势,不过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优的选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