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房地产业吵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00:56 中国经济周刊

  ★文/牛建宏

  地产界内,多有纷扰,单是众多的理论、数据和观点,就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2006年《中国经济周刊》刊登了江西省赣州市房管局局长刘宏长的一篇文章,其主要观点是“房价高不能全怪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此论一出,在网上立刻引来一片板砖,因为在众人看来,鉴于刘宏长“房管局局长”的官方身份,此举只是为当地政府和自己管辖辩解,难免有“自证清白”的嫌疑。更有网友从房地产消费者以及“生活经济学”的角度,对刘局长提出质问:高房价难道是老百姓的错吗?

  刘局长的遭遇让我想到了曾在南宁参加的一个研讨会,会议期间任志强和易宪容又吵了起来,劝架的冯仑很有意思,他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任志强的理论是没有错的,关键是他的身份错了,他是以一个“妓女”的身份对“妇联的领导”诉说自己的清白,这肯定是没有结果的;而学者往往把自己定位为妇联的地位,从道德的层面对

开发商进行指责,也有失公允。

  根据冯仑的比喻,我们可以说,尽管刘局长的话不无道理,但他挨板砖也不难理解: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撰文称

房价高不能全怪政府,这就有为自己的管理辩解的嫌疑,其结果就如同一个
房地产
商对老百姓说自己没有暴利,如同任志强告诉易宪容自己很清白。

  地产界的话语较量实在是频繁。有一次清华教授周榕与地产大亨潘石屹在某建筑论坛展开激烈论战,周榕痛斥当下中国房地产商四宗罪:“占用城市资源与人民为敌”、“宣扬拜金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将社会分化对立推到极致”、“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称房产商将“最终自绝于人民”。对这些批评,潘石屹一一回应,称房产广告的奢华是为迎合市场需求,开发房产都是按照政府的规划办事,房产商对国家GDP纳税贡献大。

  一边是教授义正辞严的指责,一边是开发商有理有据的反驳,但对话也好,争吵也好,论战也好,这种较量听得多了,在刺激你麻木神经的同时,最大的感觉是,无论官员、开发商、学者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在自说自话,每个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真要让他们对话和交流却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分别拥有不同的话语体系,自成封闭型的一体,看似讨论一个问题,实际则是南辕北辙,各说各理,谁也很难说服谁。用一句流行歌词来说,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官员有官员的话语体系,开发商有开发商的话语体系,学者有学者的话语体系,个体有个体的话语体系,这些话语体系一直在地产界碰撞着、存在着。我的感觉是,官员代表政府来说话,容易流于虚套,让人感觉华而不实;地产商代表利益来说话,往往太注重现实所得,增加人们“为富不仁”的“仇富”心理;学者站在学术的角度来说话,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又可能缺乏操作性,不够现实;而老百姓从自身的个体感受出发,又极容易陷于偏激,在冲动中流于污蔑和谩骂。

  相信许多人也都明白这一点,但在不同的论坛或会议上非要把不同话语体系的人拉到一起,无非是要把对话弄得热闹一些,娱乐一些。因为观点碰撞,整个地产界才显得多姿多彩,因为话语较量,整个问题才有可能更深一步展开。然而,对各个话语体系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进行碰撞和较量的同时,各自祛除自己话语体系中的弊病,改正惯性的认识,接受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各自的话语体系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冲击,才能减少房地产业内动辄口诛笔攻的“杀伐”之音,才能使得房地产业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