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流动性过剩根源在于经济内外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04:04 第一财经日报

  郭茹

  外部的不平衡源于内部的不平衡,而外部不平衡需要资本的流动来平衡,所以流动性问题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反映”

  国内流动性的过剩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而央行的种种收紧流动性的举措也被看作是治标之策,难以治本。专家指出,流动性过剩问题源于中国内外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短期内难以扭转。

  流动性过剩实际上只是中国经济循环链条所产生的不平衡现象之一。

  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由高储蓄带来的是高放贷和高投资。而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就形成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在我国强制结售汇体制下,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伴随外汇储备增长而不断投放的基础货币,就最终演化为实体经济中过剩的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是这样一个

中国经济循环的链条决定的。”日前在由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申万研究所首席经济研究学家杨成长表示,它是由实体经济的两个不平衡造成的。

  他表示,国内经济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需要通过外部的失衡来平衡,外部的不平衡源于内部的不平衡,而外部不平衡需要资本的流动来平衡,所以就形成了现在这样流动性过剩的格局。所以流动性问题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反映”。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长期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国内投资过旺、流动性过剩等令人担心的诸多经济现象的根源都在于国内储蓄大于消费,而加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则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结构性失衡问题。

  据媒体报道,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香港表示,中国境内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合8万亿元人民币。在乘数效应下,等于起码有30万亿元的热钱在市场中兴风作浪,而这导致了去年的

房地产热和当前的股市狂潮。

  去年,央行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基础上,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发行定向票据,累计回笼资金1.23万亿元。而今年初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1700亿元。

  而截至去年11月底,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3.4万亿元,贷款总额为22.3万亿元,存贷差达到11.1万亿元。相对于此,央行累计回笼资金量显得杯水车薪。

  “央行采取的措施其实就是为拦截洪水暂时筑一个堤坝,”杨成长说,“央行的票据市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票据发行市场,成为一个洪水泛滥区,成为利率的低洼区。……但我们一直担心央行票据发行规模到底能有多大,这个坝能筑多高。”

  而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说,目前该利率已上调至9.5%,距离中国历史上最高的13%的水平,上调空间也已不大。

  李扬也曾多次指出,中国货币政策面对流动性的增长压力事实上处于疲于应付的局面。李扬认为,财政政策应当在流动性治理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此外,还要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尤其是隔断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供应之间的硬性联系,并放松对于居民和企业购汇、用汇的限制。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