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银行“脱媒”将给市场带来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19:00 国际商报

  陈道富

  一般来说,银行“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银行“脱媒”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放松管制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我国货币调控、银行监管及银行业务开展等,带来一系列挑战。

  我国出现银行“脱媒”迹象

  我国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没有出现严重的“脱媒”现象,但近些年银行体系呈现出“脱媒”迹象。表现为两点:一是银行贷款在企业资金来源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如果将企业自有资金、新增贷款、外商直接投资、股票筹资、债券筹资作为企业可用资金的话,那么银行贷款在企业可用资金中的比重,从2003年开始一直在下降,2003~2005年新增贷款占企业可用资金的比重,分别为41.48%、27.89%和20.88%;二是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从1991年的存贷差-3259亿元(贷款大于存款),一直上升到2005年底9万多亿元,到2006年7月,更是进一步扩大到10万多亿元。银行的存贷比持续下降,从1998年的96.92%,下降到2005年的67.8%。银行存贷差的扩大,一方面说明银行资产运用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筹集的资金,越来越多的不是通过贷款方式参与投融资体系,而是借助其他直接融资工具,如国债、企业债等,间接参与投融资体系。

  此外,银行存款在居民金融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全面的居民资产统计调查制度,因此缺乏有关居民金融资产的完整统计资料。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曾于1990、1996年和2002年,进行了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抽样调查,其中银行存款占比分别为75.5%、83.8%和69.41%,银行存款比重有所下降。

  银行出现“脱媒”迹象,导致的宏观结果是近些年宏观经济走势与银行行为,出现背离。2003~2005年期间,修正后的GDP增长均在10%左右,分别为10%、10.1%和10.2%,但银行贷款及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长率,却波动较大,分别为21.1%、19.63%,14.5%、14.4%,13%、17.6%。固定资产投资、CPI与银行信贷、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

  产生银行“脱媒”迹象的原因

  导致我国阶段产生银行“脱媒”迹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我国仍存在利率管制。近些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较快,但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仍受到严格管制。只要管制利率与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不完全吻合,就存在绕开利率管制的动力。利率管制的效果取决于管制强度,随着我国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利率管制的有效性逐步降低。近年来金融创新活跃,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绕开现有利率管制,尤其各种形式的

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

  二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长期以来,间接融资市场在我国具有绝对主导地位,直接融资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近年来,我国重视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不论股票市场还是企业债券市场,都得到迅猛发展,尤其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央行推出短期融资券后,带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此外,商业票据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年均增速高达40%以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贸易信贷,也发展迅速。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尤其进一步考虑到直接融资市场绝大部分利率已市场化,在市场资金较为充裕的环境下,对银行这种间接融资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三是金融监管环境发生变化。一方面,出于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国家加强对银行风险的监管,严格贷款五级分类等审慎监管要求、限时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的资本要求在短时间内要得到相当提高,银行不得不放缓资产扩张速度,严格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对于民间金融的监管要求有所放松。民间金融近些年得到迅速发展,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在金融领域“国退民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缓解居民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

  四是企业资金管理方式集约化程度加强。随着我国企业改革逐步推进,盈利性要求得到增强,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对资金的管理,更加科学。集团内的财务公司,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金集中、财务集中等集约式资金管理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信托和证券公司,在提高尚未设立财务公司集团的资金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行“脱媒”的影响

  一是中央银行影响经济的渠道发生变化。

  我国企业的资金需求高度依赖于银行,因此信贷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在普遍面临“资金约束”的环境下,存款量的多少,是决定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最重要因素。这样,货币规模与信贷规模基本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的相关性很高。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银行信贷,基本上就能影响经济。

  但是,当资金大量“体外循环”后,货币、信贷与经济的相关性将发生变化,尤其当银行从“资金约束”、逐步转向“资本约束”时,货币与信贷对经济的影响力,将更加不一致,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将会下降。随着直接融资市场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将更加显著。中央银行将不得不更多的依赖货币调控来影响经济。

  另一方面,当资金“体外循环”,“脱媒”现象严重时,利率管制将失去应有效果,当前主要是突破存贷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不论是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的人民币理财计划、以及各种金融创新、还是民间借贷,都已在事实上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以内部集资、委托贷款等方式,突破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此外,考虑到我国土地等部分要素价格存在一定的扭曲,还存在管制等非市场因素、以及微观主体财务管理能力等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通过调整管制利率影响经济的效果不直接,也不明显。

  二是货币调控手段有效性发生变化。

  从人民银行的调控手段来看,货币的数量调控难度加大。人民银行数量调控有效的前提,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排较为经济,对流动性改变较为敏感。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市场流动性充足,而在银监会加强资本充足率要求后,商业银行主要受制于资本约束,纷纷增加资本,调整资产结构,流动性较充足。出现在宏观经济较热,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不断上升的环境下,货币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的现象。商业银行对资本的敏感度,远远超过对流动性的敏感度,人民银行通过流动性,调整影响商业银行行为的调控模式,已受到挑战。2006年银行资本约束有所弱化,但盈利性要求提高,银行的资产扩张冲动强烈,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银行有相当的自主性。

  货币的价格调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受到较多限制,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我国虽已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但存贷款上下限尚未放开,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交易不活跃,企业债的利率仍受到限制,与实体经济直接联系的利率,仍受到严格控制,市场化利率与实体经济联系不强,不能有效反映、影响实体经济状况。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一方面对有些企业而言,或由于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性相当紧张,或为了获得项目,资金可获得性的重要性远超过资金价格,企业对资金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另一方面,土地等要素市场未市场化,其对企业的影响远大于资金价格的影响。因此,资金价格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敏感度提高,还需一个过程。加上我国面临人民币升值预期,受制于利率平价的约束,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空间有限。

  资金体外循环严重后,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加深,且货币流通速度偏离历史轨迹,不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媒介实体经济运行。这样,人民银行通过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进而调控经济的能力下降,但货币的市场化控制手段,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有效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要求人民银行应尽快建立市场化货币调控机制,特别是转向价格调控。

  三是对银行体系影响深远。

  银行“脱媒”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是直接的。首先,银行“脱媒”程度加深,意味着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重要性下降,银行的传统业务将受到一定限制,从而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其次是银行“脱媒”将使银行竞争更加激烈,其将不仅面临银行体系内部的竞争,还引入了银行体系外其他投融资方式的竞争;再次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将发生变化。一方面,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降,可能导致银行不得不从事更高风险的业务,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原来不太突出的风险类型,其重要性将逐步增强,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此外,银行“脱媒”还将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银行“脱媒”一方面意味着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外”循环,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民间金融,在当前的监管框架下,必然会有部分资金融通脱离监管者视野,给金融监管带来一定挑战;另一方面,银行在面临更为强大竞争压力的环境下,业务领域、风险偏好等将发生变化,银行监管方法与侧重点也需适时调整。

  政策建议

  银行“脱媒”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从以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均衡发展转变过程中,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推进而产生的一种正常现象,它反映了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在社会投融资体系中的重要性下降。为此,我们应正视银行“脱媒”趋势,引导银行“脱媒”有序进行,控制这个过程可能对金融安全、宏观调控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第一,重视货币供应量指标,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偏离。

  随着资金体外循环,金融“脱媒”严重,原有的信贷与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的联系,会逐渐削弱。货币政策关注重点,不得不更多地依靠代表社会潜在购买力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当然,随着金融创新活跃,银行“脱媒”程度加剧,货币当局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指标,而应直接关注市场流动性。

  为此,首先要根据市场流动性范围的变化,适当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当前可考虑是否将未贴现的承兑商业汇票,纳入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其次应充分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近些年货币流通速度已发生较大变化,改变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即货币的使用效率将得到提高。如果使用历史数据,确定货币供应量目标,则可能会使货币超额供给,引起通货膨胀。还有货币流通速度与GDP增长率的关系。从长期趋势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处于下降阶段,但在经济高涨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往往停止下降,出现平滑,也就是说经济体使用货币的效率提高了。如1992~1995年期间,从2003年起货币流通速度也出现一个平台。

  第二,稳步推进混业经营,促进银行业顺利转型。

  为应对银行“脱媒”趋势,银行应做好充分准备,实现顺利转型。一是应稳步推进混业经营,作为中介机构,参与直接融资市场。为此,首先应在观念上,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转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从资金融通为主,转向资金融通、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在组织和流程上进行市场转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为综合经营提供组织、流程与人员上的保障;最后还应与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合作,开发适合综合经营的产品;二是对传统银行业务重新定位,关注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信贷需求,以及大企业的流动性需求等,并尽早做好各项准备;三是要加强风险管理,设计好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政策和工具。

  当然,银监会还应加强银行行为的审慎监管。银行“脱媒”意味着银行竞争加剧,银行很可能会放松对风险的关注,更加重视资产扩张与盈利性的追求,国际上曾出现过大量因此导致的金融风险例子。因此,银监会在放松管制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行为的审慎性监管。

  第三,加快发展企业债市场,建立货币政策的价格传导机制。

  我国货币市场、国债、金融债、可转债、次级债等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利率也随行就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逐步多元化,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也在逐步融合,我国已基本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收益率曲线。但由于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仍受到严格限制,企业债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发行仍需审批,因此本应成为基准利率的收益率曲线,无法影响存贷款利率与企业债发行利率,割裂了市场化利率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联系。

  基准收益率曲线,既是各市场参与主体根据市场环境、自身利益最大化作出选择的结果,同时其又会成为其制定其他资金价格的基准,成为其行为的约束条件之一。是否存在利率衍生工具,人民银行是否对各个期限存贷款利率过分干预,会影响收益率曲线的有效性,但市场利率与实体经济的供需联系不密切,缺乏市场化联系,是根本原因。

  受制于银行系统的市场结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上下限,条件尚未成熟。当前,为使中央银行能通过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影响实体经济,理顺货币政策的价格传导机制,应尽快发展企业债市场,取消企业债发行的严格审批,并放开对企业债发行利率的限制,实现市场化。最重要的是,发改委应尽快推出市场化的企业债券条例。

  当然,为了保证这个价格传导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避免出现类似我国股票市场股价波动、对企业行为影响有限的现象,还需进一步严格偿债机制,通过《破产法》等法律,提高债务对经营者的强约束。

  第四,正确评价非正规金融,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有序发展。

  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股市中上市公司质量不高,银行体系也累积了大量不良贷款,企业债券市场迟迟无法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我国金融体系在实现投融资转化方面,效率不高,结构失配;另一方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形式多样的非正规金融,已在本轮经济起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农村资金需求方面,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明显。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其为非正规金融,就简单将其等同于非法金融,一味打击,没有必要担心非正规金融的迅速发展,而将其重新引入正规金融领域。我们既要看到非正规金融不完全吻合现代金融要素,没有受到金融监管等特点,又要看到这些非“现代金融”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强大生命力,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肯定非正规金融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其走向有序发展道路,对非法金融要严厉打击,对适合我国国情、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的金融形式,要积极引导,不按照所谓的“现代金融企业”要求,鼓励其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形式创新,在中小企业融资、农村金融方面,更应积极利用。当前可对此类金融形式采取备案方式,保留在其发生风险时的监管权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