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多方因素促成油价下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11:0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姜艳艳报道 昨天,2007年首次油价调整以“降”开头,令持续承受涨价压力的大众获得了别样的惊喜。国家发改委表示,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自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 中国石化北京分公司的信息显示,此次北京地区油价下调幅度从每公升0.17元至0.21元不等。其中,北京市场最常用的93#汽油的最高零售价格由每升5.09元降至4.90元。 对于降价的原因,发改委解释称,2007年以来,受欧美地区暖冬、取暖用油需求下降及美国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回落。1月11日,国际油价降至每桶51.9美元,是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此前,国际市场油价整体高位震荡上行。2003年,国际油价平均为28.4美元/桶;2006年1月至9月,平均为66美元/桶。受国际市场影响,自2003年初至2006年5月份,中国汽油价格从3020元/吨涨至5200元/吨。其中有1次下调,2005年5月24日汽油价格每吨降低150元。 事实上,从去年7月开始,“高空跳水”的国际油价已经给了国内“看跌派”充足理由,加上年初国际油价洞穿55美元大关,创下19个月来的新低,更是令岿然不动的国内油价招来口水无数。此前,三大石油公司公开表示油价仍未与国际高价接轨,为上涨或者稳定价格做支撑,但是企业主观的做法并未完全令消费者信服。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油价下调之举无疑顺应了民意。专家认为,从考虑消费者购买能力和与国际油价下跌的趋势上看,成品油价此次调整的空间较为合理。“油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垄断相关,另外也和定价机制不够完善,只能临时技术性调整有关。”专家认为,下调表明政府有能力更好地掌控市场与企业,也意味着即将出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将以大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为主。 昨天,来自海关统计消息称,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14518万吨,创历史新高,成品油进口3638万吨。由于国际油价上涨,进口单价大幅上升,按照2005年的进口平均单价计算,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多支付152.62亿美元。 不过,另有观察人士认为,总体来讲油价势必上涨,2005年的第一次油价下调后不久,国内油价跟随世界油价波动重新大幅度上涨起来。此次油价下调持续时间如何,仍要进一步综合多方因素评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