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喜忧参半的油价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7:33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邓聿文

  国内坚挺的成品油价格终于下调了。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决定,自1月14日起,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

  此次油价下调从时机上来说,颇有点出人意料。尽管前几天国际油价下跌到51.9美元时,有文章预测国家发改委最早将在本周下调国内油价,但民众对此多持怀疑的态度。原因在于,去年8月份以来,国际油价从最高每桶75美元一路下跌,但国内油价却一直不为所动,民众对油价调整,也由早先的期望变成了失望。所以发改委是次下调油价,给人一种很突然的感觉。

  不仅仅是油价,最近发生的几次大的价格调整,都有些出乎民众的预期。比如,北京市在去年末举行了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会,拟将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15元,但据报道,一个来自北京市政府的电话使调价方案暂时搁置。更明显的则是

铁道部日前突然宣布,2007年春运和以后春运的铁路火车票票价将不再上浮,此举几乎出乎全国人民的意料。

  无论是降价还是不涨价,都是顺应民意之举,是和谐社会的应有题中之意。然而,和谐政策的出台,为何总是如此突然呢?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理性人在决策时,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对未来的预期。所以,对于理应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民众来说,有惊喜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则是政府在出台或调整政策时,应该给民众一个明确的预期。

  现代社会中,政策成为政府分配社会资源、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有政策,就有人们对政策的预期和认同问题。如果社会大多数成员对政策的预期不好,不能相对准确地对未来的政策走向作出判断,那么对政策的认同也就会较低,这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成了一个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词汇,同时也成为各种政策主体不断调整政策的最为充分的理由和根据。总的来说,大部分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使社会得到了发展,保障了人们的利益,但也确实给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带来了利益损失以及生活前景的某种不确定性。特别是当这种政策调整跟公众的期望不一致的时候,更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

  以油价为例,国家发改委根据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地原油基准价加权平均后每月对国内油价调整一次。这本是一个对公众有稳定预期的价格调整机制,按照这个机制,发改委也形成了一个“小步快走”调价战略。但在去年下半年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尽管

国际油价一跌再跌,发改委却按兵不动,原因是发改委想把调价与形成更加完善的新“
成品油
定价机制方案”一起推动,一步到位。

  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确实问题很多,然而,在国内石油市场仍然是被中石化、中石油等巨头垄断的情况下,有限开放的成品油市场以及缺乏成熟的石油期货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等因素,决定了在短期内国内难以形成成熟的石油市场机制。因此,国内油价的升降也就不应与该方面改革的进度捆绑在一起。否则,该降不降不但降低了民众的福利,而且还使人们形成“涨价跟国际接轨,降价不跟国际接轨”的印象,损害政策的公信力。

  所以,政府应该审慎地对待政策的出台或调整,给民众一个稳定和明确的预期,切忌政策调整的随意性和突发性。这一方面有赖于政策主体能否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并作出科学的判断;另一方面,更须强调在政策调整中要充分注意到民意的基础,并提高政策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更重要的是,政策调整的主导权应由“行政”归还给“市场”,如此,方能最大限度避免民众在惊喜或错愕中产生茫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