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政府+市场: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2:15 中国经济周刊

  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15周年系列谈(之一)

  编者按:

  今年1月18日,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15周年的纪念日。这次重要的讲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重温南巡讲话的精神,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仍具有深刻而重大的意义。鉴于此,本刊推出纪念南巡讲话系列文章。

  ★文/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赵振华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并呈现快速拉大的趋势。要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就需要在继续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生产力来说,社会主义就是要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厦不能建立在贫穷落后而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生产关系来看,要让全国人民共同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他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看待,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

  共同富裕有两层含义。一是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就谈到:“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二是共同。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不等于平均主义,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我们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同时,共同富裕更不是两极分化。“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是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可以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内聚力。邓小平早在1980年的几次谈话中就指出“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不能因为有社会名字就光荣,就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31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领导群众闹革命,并不是为革命而革命,而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能过上富裕文明的好日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应该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否则,我们党就没有感召力,长期下去就有可能面临失去执政的危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长期执政,就需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市场机制是致富的原动力

  要实现富裕,就需要寻找能够刺激广大人民群众致富的原动力。我国50多年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严重压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导致出工不出力以及磨洋工等现象,结果是共同贫穷。而打破平均主义,最好的办法是以市场机制代替计划机制,通过市场办法来解决。

  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致富的动力,主要是因为: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承认人们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市场机制能够打破平均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贡献大和能力强的人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报酬,甚至成为百万、千万乃至于亿万富翁。市场机制成为联系人们贡献和收入的纽带,投入越多、管理越好、产品越符合市场需求、劳动生产率越高,人们的收入就越多。通过市场机制自然地打破了平均主义,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三,市场机制给人们以外部压力。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以及由其派生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其结果是优胜劣汰。为了不在竞争中被淘汰,就必须努力劳动和经营,最终结果是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所以能够大幅度增加,就在于市场机制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政府干预是共同富裕的保证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其自身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导致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18世纪、19世纪,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之所以产生了两极分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只注重市场这只“看不见手”的作用,缺乏政府干预。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缩小了,社会也相对稳定了,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府干预,弥补市场的不足和缺陷。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共同富裕,同样需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

  首先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不完善,其结果产生了不公平的竞争,不公平的竞争必然带来不公平的收入差距,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

  第二要缩小区域经济之间的收入差距。需要从区域经济政策上,让先富起来的地区“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三要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一方面要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过快增长,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另一方面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市场经济中弱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低收入者的文化教育素质,特别是职业技能,增强他们在市场中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把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贫困人口迁移出来,实施异地扶贫等。

  总之,通过市场实现富裕,通过政府实现“共同”,政府+市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