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央行未雨绸缪 提前揭开宏调铁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22:11 赢周刊

  □赢周刊记者 单斌

  中国人民银行1月5日傍晚突然宣布,从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9.5%,预计可一次性冻结商业银行资金约1500亿元,缓解当前流动资金过剩的状况,抑制新的一年开始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的势头。由此,2007年宏观调控大幕正式开启。

  在2007年第一周,央行就出此重拳,这在中国货币政策史上倒是罕见。可以预见的是:延承2006年的紧缩基调,200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仍是毫无悬念的一年,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仍将会狂轰滥炸。

  经过一年多的狂轰滥炸后,准备金率上调、加上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的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已经不再让市场意外。

  2007年宏调提前拉开大幕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表示,央行这一举措可看成2007年宏观调控拉开大幕。去年,央行已连续两次加息、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紧缩的力度之大、政策推出之频繁为历年罕见,但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前期央行官员公开对当前

房地产调控结果表示不满,就是一个信号。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殷剑峰认为,央行之所以在新年伊始再次提高准备金比率,一个直接原因是去年第四季多家银行通过上市、发债等方式进行融资,融资额度巨大,随着银行系统资金充裕,放贷额度亦成放大趋势,央行提高准备金以抑制银行放贷冲动。

  事实上,当前央行面临的货币压力很大,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超过3万亿元已成定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到期央票就有9000亿之多,加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顺差,央行回笼基础货币的压力可见一斑,如果央行不提前打量,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投放,可能就会重蹈覆辙。2007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可能将比去年还要严重,央行这次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吸取去年的教训,在商业银行大施拳脚前先釜底抽薪,以防再次反弹。

  2007年中国货币政策将呈现中性偏紧的格局,这是多家投行共同的指向。花旗集团

中国经济师沈明高、光大
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马骏、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等分析师都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内还会调高。甚至有学者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可能会变为一项配合公开市场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周小川在8日出席瑞士巴塞尔国际结算银行全球经济和市场会议时称,对国内经济流动性过剩感到担忧,不排除运用更多措施的可能性。周小川此番讲话,增强了市场对央行将继续推出调控措施的预期。

  冷却股市用意明显

  自2006年7月至今的短短7个月内,先后四次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关水龙头”,每次均为0.5个百分点,冻结流资约1500亿元。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由7.5%增至9.5%。央行每次出手都为遏止过热的经济,但针对的目标却不同。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此次提高准备金率针对日趋热炽的内地股市。

  陶冬认为此次举措旨在针对资本市场,表明管理层对近期股市升幅和民众参与程度的担忧。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旨在吸收市场流动性,避免资本市场出现泡沫。国务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当前股价已经不低了,必须防止庄家和海外炒家利用股指期货出台机会进行套利,央行必须警惕,加强控制。

  央行发出紧缩资金政策信号后,内地和香港股市都出现了一定波动,尤其是房地产和银行股。而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此次受影响最大的是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银行可能会收紧一些资质不佳地产商的信贷;但总体来说,并不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震动。

  吴敬琏倡加息纾30万亿热钱压力

  1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出席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研讨班后表示,内地游资极盛,保守估计有超过30万亿元的购买力在流动;而在收紧银根等宏调目标方面,央行目前可以利用的非利率手段有限,提升准备金率及发行人行票据等调控政策已渐见力不从心。所以他大胆预言,加息成为未来继续宏调的进一步工具。不过他不讳言,“很难说在半年内会加息还是不加,因为做决定的不在人行,而在国务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