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选择人民币强势战略不可避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1:31 《新财经》

  文/ 段炳德

  目前,经济学界存在人民币货币战略的强弱之争。强势战略支持者认为经济的做大需要相应的货币国际地位支撑,弱势战略支持者认为我国的人均经济水平还相对落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等。笔者认为,人民币强势战略的选择不可避免,只是在时机把握上需谨慎行事、从长计议。

  所谓的货币战略强势弱势,是相对于一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现在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开放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就面临与其他货币的比较、竞争问题。

  一个强势的货币可以获得在全球的铸币税收益,并且拥有国际贸易与投资中的定价权,从而规避汇率风险。与此同时,它也拥有了更多的国际社会责任,减少了货币政策的转圜余地;一个弱势的货币,不拥有国际交易的定价权,为应对交易需要储备大量外汇,从而承担了更多的汇率风险,但同时在货币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经济形势,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可以说,选择强势弱势是策略问题而无优劣之分。不是说强势货币一定有利,弱势货币一定不利。因此,货币战略的选择应该基于本国的经济、政治势力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来决定。在中长期内,可以认为,人民币选择强势货币战略已经具备相当的国际、国内条件和雄厚的宏观经济支撑。

  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年,我国保持了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近八年来,物价指数基本都在5%以下。持续高增长、低通胀、庞大的

外汇储备、国际交易规模为人民币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有力保证。人民币经受住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也向世人表明中国是可以选择强势货币战略的。人民币在负担起一定的地区或者国际的经济责任时,也是需要选择强势货币战略的。选择强势货币战略,既是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上升的体现和需要,也是排解当前面临的升值压力和庞大的外汇储备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步骤。

  人民币选择强势货币战略是大势所趋,急需提前谋划。但是,我国的经济、政治现状又表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国货币的国际战略要与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协同。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到2020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到本世纪末,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相适应,我国货币战略的选择就应该制定一个中长期战略。首先增加

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也就是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从盯住一揽子货币到完全浮动汇率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外汇管制再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又需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要发展成国际交易中的本位货币更需要时间和国际、国内形势相配合。因此,人民币的国际战略只能与我国宏观经济战略相适应。

  货币这个被古典经济学家称之为“面纱”的东西,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与否。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来看,我们需要了解战略选择的条件、时机、策略和原则。几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忽视这层薄薄的面纱,往往会带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狂风暴雨。

  当年梁启超先生气势磅礴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运用到货币战略选择上则是:国家强则货币强,国家弱则货币弱。

  (段炳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