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刘桓:个税申报政策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16:36 解放日报

  出台“个税申报”这个政策,从总的方向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今后千万要避免这样一种情况出现:不申报者不被制裁,主动申报的反而要多交税———让老实人吃亏的制度,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 宾:刘 桓(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税务系教授)

  新闻背景:喧嚣已久的“个税申报”年初清淡开场。在北京,年收入12万元以上收入人群约有25万,但截至1月5日,前来申报者不过寥寥800人,而这已经是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许多城市甚至出现了“零申报”,公众对此大多表示“观望”。

  一场旨在推动财富透明化、调节社会贫富差异的税制改革,竟没有引来多少叫好声。从舆论来看,不少网友和媒体也对以12万元年收入作为划分的“富人”标准,以及个税申报能否监控到“真富豪”的实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作为早已通行的国际惯例,个人所得自行申报在中国似乎遭遇了“国情尴尬”———

  主持人:仅仅用一个“纳税意识不强”,并不足以解释“自行申报”为何应者寥寥。因为公众确实有一些不了解,因为很多人其实已经通过单位代收代缴了税款,如此一来岂不是“多此一举”?再者,也的确有一些担心,比如“申报后会不会多交税”。

  刘桓:自行申报其实主要是应税收入申报,不等于纳税,更不会造成重复纳税,对此我们要有全面认识。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来说,如果已经足额缴纳了

个人所得税,那么办理自行申报不过是程序上的要求,无需再缴纳个税;只有在取得所得没有扣缴税款或扣缴不足的情况下,才需要申报补税。其实实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考虑的并不仅仅是税的因素,通过它,我们还可以获取其他重要经济信息,比如居民收入的提高程度、不同人群的收入结构等等。

  现在申报的人这么少,人们对此也有很多想法,我认为并不奇怪。第一,时间还太短。新规定从1月1日起实施,但是1月3日正值元旦假期,人们都还在休息,而1月4日是上班第一天,要指望大家像排队买房子一样去申报个税,这不太现实。所以这个事情,我想还得“观后效”。第二,申报要到3月31日才截止。在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都还在“观望”的情况下,应该是越往后,人越多。第三,要人们自觉申报,但很多人觉得“我交过税了”,因此会不太重视。像在发达国家,平常也有税收预缴制度,但预缴时并不考虑扣除因素,因此最后的申报纳税,多数情况是退税,真正做到了“多退”“少补”。一个简单的“心理学”调整,却激发了老百姓自觉申报的积极性。而我们呢,是申报后要么不缴税,要么需要补交税,根本就没有退税的可能,我想这也是申报制度这几天推行不是很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毫无疑问,这个制度需要后续的改进和完善,税务部门不要太着急,媒体也不要急着炒作。

  主持人:但自行申报制度最主要的指向人群,应该是“开名车住

豪宅”的富豪。现在很多人都说,其实最容易监控的,是拿工资的白领。假如我们的申报制度最后变成“看紧了白领,放跑了富豪”,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刘桓:真正收入有限的,而且项目比较明确的人群,比较容易监控;而一些真正收入不太明确的多源高收入人群根本监控不到,这种局面肯定会出现。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任何国家,哪怕税制再完善,这种情况都很难避免,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个人不主动申报的借口。很多民众对“12万元”的“富人”标准也提出质疑,但我认为,大家要用平常心来看。的确,年收入12万元,放在不发达地区是很高,但在北京、上海或深圳,可能也就是一个中等收入水平;年收入12万元,对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贵族来说也很高,但要养活四五口人,这收入也是微乎其微了。但我们要理解,任何的政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要让人们知道,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这只是我们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第一步,因为从长远看,今后每个人都要申报,从高收入群体到低收入群体。

  在一些发达国家,个税申报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常理,好比家里有几口人,要报户口是一样的。当然国人中很多有“家财不外露”的观念,但是申报给税务局,作为个人隐私是受到保护的,不必担心。可要是不主动申报,一旦被查到,那么很可能构成偷税情节,在民众中要树立这种意识。

  主持人:但有种说法是,收入越高,偷税越严重。对收入规整的工薪阶层来说,在“代收代缴”制度下,逃税机会微乎其微,漏网的往往是大鱼。

  刘桓:逃税现象比较严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没必要忌讳这件事。但究竟谁被抓住了,抓住以后如何处理,如果公布出来,我觉得这对民众会是一个教育。如果只是“光说不练”,那么自主申报最后难免流于形式,我们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按照常理,申报后,理所当然应该有一些后续措施,比如如果不申报被查到,如果情节严重,就应该公布出来。1980年代我去日本时发现,各地区都确定了一些纳税重点人群。比如大阪地区就有500个纳税重点人,当时我记得这里面就包括了中曾根康弘、三浦友和等名人。税务机关把这些人的信息公示出来,比如据掌握你有多少收入,已完税多少还差多少,希望你能在什么时候前缴清等等,这是一种很强的监督,而且对普通纳税人来说也是一种震慑。当然,这种“高额纳税者名单公开制度”因为名人隐私被过多曝光,在实施了半个多世纪后,后来被日本放弃了。我们不是要照搬这种做法,但这种理念可以借鉴。

  因此,出台“个税申报”这个政策,从总的方向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今后千万要避免这样一种情况出现:不申报者不被制裁,主动申报的反而要多交税———让老实人吃亏的制度,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网眼太大,漏网之鱼太多,而且这些鱼的个儿都还不小,那么大家当然就会对这个网的可靠性大打问号了。所以我很期待的是,自动申报之后,后续措施将会如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