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溢价是非理性繁荣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 17:04 第一财经日报

  杨燕青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尾,全球股市是如此激动人心。远看,道琼斯指数突破12500大关;近看,H股突破20000关口,创开市37年来新高,而内地A股市场不仅重启IPO,涨幅更是冠盖全球。2006年热闹的其实还不止这些,除中国外,“金砖四国”的另三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同样被热浪围绕。

  这是全球范围内的“非理性繁荣”吗?

  一般而言,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更容易偏好风险,充满热情;与市场保持距离的独立经济学家更容易看重结构性隐患,从而滋生悲观主义情怀。而对于我们,在经济意义上远离市场却在职业意义上紧跟市场的独特属性,是否能“翻译”为独特的视角?如同对市场的观察一样,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也将见仁见智。

  一个繁荣的市场上,一定弥散着非理性的因素,尤其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全球大多数央行“温和友好”的前提下。不过如果“非理性繁荣”并未完全脱离基本面的“地心引力”,那么,也许还没到需要悲观情怀起航的时候。

  让我们简单梳理“全球失衡”背景下的两大主角——中国和美国的故事。就美国而言,尽管一些人认为其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和国外资本流入为国内消费提供融资的模式不可持续,硬着陆风险很大,但更多人认为美国面临的将是一场软着陆,当然,“着陆”的具体状况将取决于央行的态度举措和投资者对风险偏好的微妙把握。尽管市场可能在瞬间的稻草力量下逆转,但只要全球范围内有健康的实体经济资源,一个充满创新力和

竞争力的市场总能找到再次出发的起点。

  再来看看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和“中国溢价”。尽管结构性隐患和不良贷款风险从未根本消除,但来自投资者的“非理性热情”显然有其理性基础。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持有“中国概念”成为资产配置的不可或缺;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充裕的资金和良好的预期将是持续的推动力量。而在所有这些背后,正如很多不同研究得出的相同结论所显示的那样,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增强(表现为资产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将是市场繁荣和“中国溢价”的唯一真实基础。

  作为陪伴你每个工作日的职业财经报人,我们在记录“中国溢价”跌宕起伏的同时,同样期待“第一财经溢价”。我们将为你和“第一财经溢价”全力以赴在2007。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