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约瑟夫·奈: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愈发重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 16:53 第一财经日报
陈之罡 2001年9月11日下午,时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的约瑟夫·奈在学院大讲厅临时召集了全院师生参加的会议。这一天是学院秋季开学的日子,而就在几个小时前,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班机撞上了纽约世贸中心大楼。 曾担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的奈当时神情肃穆地谴责袭击说:“这是罪恶。”但是,奈同时强调,美国不能因此而“丝毫放弃长期以来秉持的价值”,公民自由不能因反恐而受到损害。在浓烟滚滚的电视画面背景前,奈的言辞展现的不仅是一个美国智者的前瞻能力,更是他心目中对自由价值的珍视和坚持。 事情后来的发展验证了奈的忧虑。美国政府以反恐为理由,使其情报和执法部门在监控、拘禁等多方面获得更广泛的授权,这在美国国内引发极大争议。不过,即使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学者之一的奈,恐怕当时也没有料到,美国会很快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并最终使美国在全球的形象一落千丈。 美国正在失去“软实力” 2004年,奈出版新作《软实力:在世界政治中成功的手段》。在这本风行一时的著作中,他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不仅需要军事和经济上的“硬实力”,还需要拥有能吸引其他国家自愿追随的“软实力”。 奈对软实力的重视由来已久,他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可追溯到1989年。当时,美国对日本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惊恐不安,担心自己将因此失去全球的领导地位。而奈却在《注定领导》一书中成功地预言:日本最终无法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因为美国的领导地位不仅建立在军事和经济实力上,还体现在软实力上。他说,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威胁获得所想之物的能力”。 不过,奈在新世纪旧话重提,并且试图就软实力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起因却非当年对于美国所具备的软实力的自信,而是出于对美国在后“9·11”时代外交政策及领导角色的担忧。 “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软实力,失去吸引他国的能力。”奈谈到反美主义在全球盛行时说,“当我们对吸引他国的重要性不重视时,我们就将付出代价。” 在奈看来,实力就是影响他人行为以获得自己想要结果的能力。而影响他人的行为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使用“大棒”进行威胁,一是利用“胡萝卜”来收买,还有一种则是通过吸引。前两者属传统的硬实力,后者则是软实力。 “如果在没有任何明白的威胁或交易的情况下,我认同你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我的行为是被一种可见却触摸不到的吸引力所决定的,就表示软实力在产生效应。”奈说,“软实力不是使用武力或金钱,而是通过一种不同的‘流通物’来促成合作。” “如果你能让其他人被你吸引,想你所想,你花费的会比‘胡萝卜’和‘大棒’少得多。”奈说。 必须赢得“故事上的战斗” 奈早年曾非常关注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并以创建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理论而在理论界获得盛名。他提出软实力理论也是其对全球化发展趋势关注的自然延伸。 奈说,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是导致软实力的重要性在近年来日益显现的原因。他认为,世界正因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变得更小、更紧密,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的行为体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某种程度上已经可同政府竞争。一部分政治领导力的竞争,已经表现为对吸引力、合法性和可靠性的竞争。 同时,由于信息泛滥,对信息的关注比信息本身成为更稀缺的资源,因此,“谁能够把有价值的信息从混乱的背景中抽离出来,谁就拥有实力。” 奈强调说,在这种情况下,与传统的“谁的军队或经济获胜”的实力政治相比,信息时代的政治“可能最终是关于谁的故事获胜”——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相互竞争,以强化其信用,削弱对方的信用。 他说,全球化和通讯革命加强了对信用、合法性和负责等因素的重视程度,给领导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这个时代,必须在赢得战场上的战斗,也要赢得故事(叙述)上的战斗,领导人要比过去更加关注软实力。” 奈指出,布什政府在后“9·11”时代的外交失败,就是因为只重视军事实力,而忽略了运用美国的软实力。他举例说,美国政府2003年在公共外交上对伊斯兰教国家的各种投入总共只有1.5亿美元,仅相当于当年美国2个小时的国防开支。 不过,奈承认,软实力有其局限性,比如,软实力产生的影响更多是总体上的、间接的、分散的。而且,软实力如果没有硬实力的支持,效果会大打折扣。 奈以加拿大为例说,加拿大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开发和维和行动,增加了其软实力。而如果加拿大能在发展硬实力上投入得再多一些,效果将更好,“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就是 ‘妙实力(smart power)’。”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