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技术可以复制 品牌不可模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 07:28 财经时报

  李天棚

  2006年中国商业领域的两大关键词,其实也就是商场制胜的两大法宝:品牌和技术。

  飞行员“跳槽”、德国拒绝转让磁悬浮技术、中国企业欲参建大英戈水电站,说穿了,都是技术力量在发威。技术优势,短期无可复制,自然气势咄人。否则,飞行员怎么会堪比黄金,德国怎么会这么牛,中国怎么敢去非洲建水电站。

  少林寺、SK-Ⅱ、欧典地板、迪斯尼,绝对都是响当当的大品牌,有的至少曾经是大牌,比如欧典地板。品牌无疑是企业最珍贵的无形财产,品牌的号召力是商业战场上最好用的棋子。

  技术不可能被完全垄断,技术的复制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说技术是偏理性的,那么品牌就是偏感性的。

  成就一个品牌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极高的感情和物质成本,但毁掉一个品牌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欧典地板的前程看似毁在了媒体,其实它自己也没准备走多长。一个没有耐心和信心的企业,是肯定无法创造出能够长久生存和享用的品牌的。

  维持一个品牌,同样需要耐心,却不能过于自信。SK-Ⅱ的金字招牌如今已是锈迹斑斑。而

迪斯尼的快乐
神话
是否能在中国同样发光,少林寺这个千年老字号的铜臭味是否过浓了?这种争论目前还无法下定论,这关于它们的争论能够成为社会和商界的热点,本身就证明了它们的品牌价值。

  当然,最好是技术和品牌两手都要强,毕竟两条腿走路才够稳当。没有技术的品牌最终也难以持久,而姓形不成品牌的技术,也就不能真正形成技术附加值。

  占据这个榜单前两位的少林寺和SKII,刚好是技术和品牌结合最紧密的两家。只是一正一负,而且“邪”不压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