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能源:我们何以陷入内忧外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6:28 《新青年·权衡》杂志

  在半年之内国际原油价格大跌20多美元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却纹丝不动,这种扭曲的价格体制如何能应对风云变幻

  □ 管清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博士

  我国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际能源市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2006年7月中旬,国际油价一度到达了 78.4美元/桶的高位。中国作为新兴的进口大国无疑成为这一幕的主角。然而,这个角色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风和日丽”,而是“内忧外患”。

  “内忧”,指的是在国内能源市场处于高度垄断和价格机制僵化的背景下,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在未来几十年里仍然保持上升态势。改变国内市场垄断格局、改革能源产品定价机制、减缓能源需求上升趋势都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由于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乃至国家经济安全,任何一项对于现行体制的变动都极其复杂、艰巨。

  “外患”,指的是某些国家对中国大量进口能源产品充满猜疑,致使中国“能源威胁论”甚嚣尘上。一些大国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购买、寻找油源地多多少少持有怀疑和猜忌的态度,甚至加以指责。也许国人对种种“中国威胁论”有些迷惑不解:为什么我们总是“授人以柄”?但现实是,至少在舆论上,中国正在遭到新一轮的“围追堵截”。

  今天,我们着实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那么,“内忧外患”何以至此,又将去向何方?

  世界能源格局:中国打破了权力平衡?

  世界能源格局是指世界上与能源有关的利益主体通过竞争、合作、谈判等方式在能源生产、交换、消费、分配问题达到的某种相对稳定或平衡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任何试图改变现有平衡的努力都是得不偿失的。大部分产油国从综合实力上来讲是小国,但在能源领域,他们却是拥有“权力”的大国。并且由于石油的可耗竭特征,产油国的“权力”越来越大,与那些净进口石油的大国形成了“权力”的对峙和均衡状态。

  中国的能源进口量与经济增长率呈现正向关系,这在其他国家几无可能。中国就如同一个庞大的“黑洞”,不断把能源产品纳入自己的腹中。这种情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能源领域的平衡。由于新兴国家的广阔市场,能源出口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的依赖程度下降,他们在国际能源领域中的谈判能力增加,这就削弱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谈判能力和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能力。就像登上一辆载满乘客的汽车,新来的乘客总是会被人指责增加了车厢的拥挤程度。中国登上国际能源市场这辆汽车的时候,也必然遭到已有乘客的指责。

  况且,庞大的现货而非期货需求,僵化的短线而非长线需求机制,客观上为国际炒家提供了做多“中国题材”的机会。在正常的供需水平之上平添了数量惊人的边际需求,于是,油价几乎超过任何人预想的一路飙升。“罪责”最终落到了中国人头上,“能源威胁论”因此产生。

    能源供应安全:依靠市场还是依靠结盟?

  外国人总是看不懂中国人想干什么。对他们而言,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行为充满神秘感,甚至令人不解:

  例如,中国热衷于与能源生产国搞双边关系,对国际市场似乎不感兴趣;中国绝大部分需求都以现货交易的方式满足,而现货交易必然直接影响国际市场上的即时价格。

  为什么选择政治结盟而不是依靠国际能源市场?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石油危机之后,国际能源市场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谁都知道合作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但谁都不会采取合作的行动。权力的介入实际上放大了国际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矛盾,甚至会引发石油危机和能源恐慌,但没有哪个国家会放弃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政府通过双边或多边的合作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选择。

  具体到中国来说,情况要更加复杂一些。要更多依靠国际市场,就必须建立风险规避机制,把维护能源安全的成本分摊到更多的石油企业,包括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然而国内高度垄断的市场格局严重挤压了民营企业生存和成长的空间,使得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渠道被堵上,维护能源安全的重任“历史地”,也是“人为地”单独落到了国有石油公司肩上。

  因为国有石油公司可以利用强大的垄断地位消化和转嫁高成本,所以对国际价格的敏感程度被大大降低。对于这些具有半政府性质的企业来说,现货交易要比期货交易风险小的多。期货市场瞬息万变,国有企业的决策过程冗长而复杂,加之涉足期货市场多空交易已有“前车之鉴”,使得把短线需求纳入国际市场长线供需机制的愿望难以实现。

  这样一来,中国就无法更多的借助期货市场实现风险规避和对冲。在国际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的时候,抛开国际市场,发展同能源生产国的双边关系乃至结盟以获得稳定供应来源就成为必然选择。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对中国更加重视“纳入囊中的油田”而不是“灵敏而稳定的市场”耿耿于怀。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觉得不够安全。越是觉得不安全,就越对国际市场体系没有信心。越是没有信心,我们与其他能源消费国之间的争夺和冲突就越激烈。

    垄断不除,忧患难解

  政治结盟虽然重要,但只能作为市场行为的辅助手段。俄罗斯企图停止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的例子提醒我们不能把石油供应安全的赌注放在并不会长期稳定的国家间关系上,而要更多的依靠国际市场。而这必须从改革国内市场垄断格局开始,依靠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扭曲的国内能源市场机制已经引起舆论的强烈不满。在半年之内国际原油价格大跌20多美元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却纹丝不动。尽管有关成品油定价高低的争论仍在继续,但这种扭曲的价格机制显然完全没有理由继续维持下去。然而,由于国有石油公司曾经和正在为国家“作出贡献”,维持他们的垄断地位,并把他们牢牢地掌握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就成为政府的不二选择。改变国内市场的现状谈何容易?

  好在我们从近期商务部发布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看到了一线曙光。为了兑现“入世”承诺,中国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开放中国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石油“专营”将成为历史。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无论是能源产品市场还是其他市场,中国正是在国家不断放松对市场的管制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的。尽管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相关利益方复杂而又尖锐的博弈,但这一进程相信还会持续。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作用下,能源供应的市场化终将实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