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2006:向产能过剩宣战的一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年终专稿-本报记者 祝慧

  都说2006年是中国钢铁、焦炭、水泥、电力、煤炭等行业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产业结构调整大潮席卷中国。在向产能过剩宣战的日子里,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行业企业都经受着考验与洗礼。

  蓄势待发

  “从目前趋势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还在进一步发展。如果不抓紧解决,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这样,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很难保持较长时期的平稳健康发展。”2005年12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透露,国家发改委准备从2006年开始,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将在促进产能过剩行业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宣称将通过能耗标准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铜冶炼、焦炭、水电、煤炭、纺织、汽车、铁合金等11个过剩行业发起产能清理,“这些行业今年将‘一个也不少’地逐渐进入调控‘围剿圈’”。

  随后,2005年12月下旬,经过各方面两年多共同努力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与之配套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正式公布。文件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方向和重点,以及鼓励、限制和淘汰的分类原则和配套政策措施。

  “要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除了国家发改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推进,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对产能过剩行业结构如何调整作了明确阐述,并且强调将这项调整作为2006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中国一场针对产能过剩的战争必不可免。

  围剿行动

  当总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制定出来之后,针对各具体行业的“围剿行动”随即展开。

  4月5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对推进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明确表态,到“十一五”时期末,要把铁合金行业生产能力控制在1700万吨左右,比2005年减少25%。

  4月24日,一向都是在国宏宾馆召开的国家发改委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一反常态改在北京水泥厂举行,而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则与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一起坐到了主席台上。

  在此次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水泥、焦化和铁合金三个行业的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水泥行业预期产量为12.5亿吨,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提高1倍至40万吨左右,企业户数减至3500家;焦化行业要用3-5年时间彻底淘汰土焦和改良焦,2007年底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的焦炉,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焦炭产能占总能力的80%以上,钢铁企业的焦炭产能占总产能的50%以上;到2010年,铁合金行业产能控制在1700万吨左右,比2005年减少25%,全面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电炉和100立方米以下铁合金高炉等。

  除了公布调整目标,国家发改委还列举了将采取的配套措施:对于重点扶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上优先给予支持,停止对工艺落后和严重污染环境的水泥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提高煤炭资源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炼焦煤基地或建立长期合作贸易关系等。

  在对焦炭、铁合金、水泥等行业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不久也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要抓住当前经济较快增长的有利时机,做好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有关工作:一方面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防止部分行业、地区投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出台并组织实施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此外还要研究建立产能过剩的客观评价体系,并逐步建立定期向社会披露相关信息的制度,引导投资预期。”在4月底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说。

  “下一步,发改委将发起针对电力、煤炭、纺织等潜在产能过剩行业的宏观调控。”在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这样告诉记者后不久,一张针对过剩产能行业的大网在全国展开,国家发改委此前提到的11个行业的调控目标和方法纷纷出台。

  严格行业准入标准,综合利用金融、土地、环保、能源供应等措施,成为行业调整的两大主要“利器”。很多产能过剩行业都制定了明确的准入标准,对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投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金融机构不予提供信贷支持,土地管理部门不予提供土地,电力企业不予供电,环保部门不予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你拼我抢

  尽管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电解铝等重点“看防”行业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但由于电力供需矛盾总体缓解、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原因,产能过剩的一些高耗能行业开始出现反弹。

  “产能过剩行业出现反弹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多地方政府正雄心勃勃加快发展,力争尽快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大目标,因此很难严格执行淘汰规定;其次,部分民营、外资企业始终认为,如果放开竞争,被市场淘汰的应该是国有企业,因此还是止不住投资的脚步。”有业内人士这样总结。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各个地方政府都想出政绩,那就必定要拉动投资,扩张高耗能行业无疑是拉动GDP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信息中心一位专家对此现象如此评价。

  与此同时,众多中小企业对国家的结构调整政策也不理解。

  “我们环保指标都合格,仅仅节能降耗指标未达标,为什么将我们关闭?”7月中旬,来自河南省禹州市的12家水泥厂在北京奔走呼告。按照计划,这些企业需要在2006年6-7月自主拆除,否则8-9月将被强制拆除。因为不理解,这些企业千里迢迢赶来北京讨说法。禹州市这12家企业的想法反映的是河南省乃至全国成千上万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的心声。

  鉴于高能耗行业盲目扩张的反弹态势,随后,国家发改委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力图将反弹苗头及时控制住。7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防止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的通知》,表示将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的综合性措施,坚决防止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7月底,国家发改委更是与30个省市的副省级官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家中央企业的总经理等负责人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

  胜负难分

  时至今日,这场你追我赶的“拉锯战”仍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环保和能耗指标仍难以完成。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532亿元,同比增长30.7%。对比过往数据,这是两年以来的最高累计利润增幅,其中一些高耗能行业,尤其是此前确定的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利润更是大幅狂升。

  “这里头的结构调整仍然处于非常令人失望的状态。”对于过快的工业投资增长主要依靠电力的快速增长,而其中又主要以火电为主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指出。

  对此,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
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除非工业行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否则一些行业投资加快的根子难以剔除。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产能过剩行业“按下葫芦又起瓢”的严峻形势在2007年可能有所改观。近日,国务院召开发展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指出,明年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特别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一批污染严重企业,着力改造一批重点企业,重点监管一批消耗高、污染多企业,限期治理一批不达标企业。随着此次会议上对一些产能过剩行业提出的具体政策要求和硬性规定的实施,产能过剩行业或许会出现新的改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