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倪小林:求变之时需强化全球化视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7:0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倪小林

  加入WTO五周年纪念活动结束了,美国新任财长保尔森来了又走了,我们要回到解决经济的现实问题之中去,从今以后因循守旧照搬经验能否成功的悬念就更多了。

  当保尔森回国刚刚落定,美国媒体便借版面为其支招儿,赶快向中国推销环保产品,理由是我国去年上马了70多座火电站,一定会增加对环保产品的需求。美国媒体很敏感,在他们眼里这无疑为美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产品市场。这就是国际化市场。倘若全球化只是挂在嘴上,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求变之棋会被将死。

  如今,我们的企业千方百计走出去引进来,为的是不被国际化产业变革浪潮甩下,只要能够有市场,有发展空间,往往在所不惜。但是,从近一两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战略性收获,但是有相当一些企业并没有完全适应变化的环境。除了上述集中的火力电站开发,像玉米提乙醇燃料热、清洁燃料

甲醛燃料产能过剩,战略性储备煤变油的大肆普及等等都留有很深的粗放经营的痕迹。

  为什么会这样?专家解剖我国企业投资时髦病症,认为很多企业结构调整还处在初级状态,没有完全走出80年代和90年代企业蜂拥而上电视机、电

冰箱
微波炉
、小炼钢厂的市场感觉。林毅夫教授把发展中国家高速发展时期出现的,企业这种“英雄所见略同”投资冲动概括为潮涌现象。

  虽然专家们是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结构调整的概括性分析,我国企业面临的困境并没有完全改观。加上国外企业直盯我们结构调整中的种种机会,采用赢家通吃的惯用办法,抢占产业链的上风头,我们即使求变心切,依然很难翻身。

  视野决定行动方向,回顾我国产业排浪式结构调整多次出现的原因,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相关的。我国居民曾经出现过消费结构的几次转型,都引发过企业跟风过度投资,导致大量呆坏账的产生。如果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付出这样的成本情有可原,企业在全球化经济格局下的投资结构调整,还是走不出小农经济的方式,随大流急于求成就十分危险。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使得产品结构调整要么被动拿来,要么模仿改造,很难走出人无我有的路子。究其原因,很多企业把体制因素当成调整不成功的托词,因为大凡成功转型的企业,很大程度是他们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全球经济产业链去进行战略调整。

  在全球化经济的条件下,创造与发明新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那个煤变油的想法产生时,我们有多少企业想到过,煤变油需要的煤和油,两大资源最丰富的是美国呢?我们的地方政府,就像吴敬琏先生所评价的,一谈调整结构,不是建房子,就是卖地。视野很窄,完全一副无所作为的样子!

  面对国际化的市场,我们必须警惕世界各国的经济气候变化。尤其是外资全球觅寻市场的条件下,我们还是按图索骥,不但实现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可能丧失更多机会。

  到底在求变之时谁该更有全球化视野,企业?政府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从以上的情况看,企业自身固然重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更大。如果我们的政府不是只热衷于招商谈判、不是只忙于批项目、不是只要卖地坐收钞票,用社会有限的资源建立高端的信息库,就不会总是“事后诸葛亮”,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有专家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政府可作为之处依然很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