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两税合并利于公平更利于富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09:54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徐锋

  24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明确规定: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税率确定为25%。对此,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内外资企业并税,对财政减收的影响不大,国家财政能够接受。

  何为“两税合并”?众所周知,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这对外资进入中国曾起到鼓励作用,但同时也对我们自己的企业形成了相对歧视——国内现行税率名义上是33%,而外资企业实际税负只有11%,一般内资企业的平均税负却达到22%,大中型企业的税负更高达30%。这种二元税制,据说在全球都极为鲜见,也与WTO国民待遇原则背道而驰。而此次两税合并,就是要将对内对外两套税制合而为一,实行统一的税率。

  两税合并的呼声由来已久,这次终于尘埃落定,可谓

中国经济领域的一次重要改革。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最令人鼓舞的是,此举昭显了市场公平。长久以来,外资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的“超国民待遇”久遭诟病,这种差异带来诸多恶果:其一,导致内外资企业税负压力二元化,迫使内资企业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处于成本劣势,不利于培育本土企业的壮大;其二,一些内资企业为了摆脱税负包袱,享受外资的税收优惠,常常不惜巨大代价使自己变成“合资企业”或“假外资”,从而或者令企业受控于人,或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并税后,这种身份歧视将烟消云散,有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当然,有人可能会担心:取消优惠后,外资企业会不会因此而撤资?这就要看我们对自己的吸引力的信心了——很显然,税收优惠不是外资选择中国的主要原因;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因为我国有诱人的庞大市场、优秀廉价的人力资源以及成熟的配套工业。对此,一个外企员工的网上留言可作为佐证:“我们集团来中国投资,首要是看中中国的廉价资源……其次的因素包括税收优惠和巨大的潜在市场。给我的感觉是,集团总部对两税合并很重视,但不会因此而对集团的规划和方向进行大的调整。”对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外企来说,这种归位本身在道义上就理所当然,也符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更何况,国家还给了老外企5年的过渡期照顾,可谓仁至义尽了。

  而除了有利于公平竞争外,“两税合并”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它显露了国家“藏富于民”的新取向。根据立法过程中的测算,如果新法在2008年实施,和旧法相比,内资企业所得税将减少1340亿元,尽管外资企业所得税可增加410亿元,增减相抵后,财政仍将减收930亿元,如果算上过渡期的因素,减收还会更大一些。尽管如此,国家还是作出了“让利”的抉择,为何?这里面首先当然有强大的财政收入做基础——2005年全国财政增收5231.51亿元;而预计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又将增收9000亿元,增幅接近25%,远远高于GDP增幅,财政增收过快。其次,内资企业税负降低,有利于它们轻装上阵,提高姓“中”企业的全球市场

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一个可喜的信号:“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本配置的效率上,民间(市场)往往高于政府,而减税往往又成为发达国家鼓励民间财富进入市场的有效手段,因此,此次调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可视为政府对企业、对市场、对民间财富的进一步尊重和鼓励。

  此外,在就业岗位日益稀缺的今天,减税还将刺激民间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两税合并后,我国税制将从“认身份”的普惠制转为“认经营行为”特惠制,从而鼓励高新产业、“挤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有利于中国产业的整体升级换代……

  社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