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马红漫:理性对待双热的资本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 07:13 东方早报

  马红漫

  寒冬时节,资本市场却异常火热。据中国人民银行12月21日公布的第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储蓄意愿出现弱化迹象,受收益较高的金融产品影响,储蓄资金被分流,股票、基金成为百姓热捧的投资对象。其中一个需要警惕的新情况是,一贯平稳的“教育”、“养老”和“预病、防失业或意外事故”等所谓“预防性储蓄”的动机也首次深度同步下降。

  显然,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建设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大量预防性储蓄突然减少,必然流向火爆的股市、基金投资领域。

  如果把储蓄流向股市称为“内热”。那么引领

证券市场率创新高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热”,也就是在
人民币升值
预期的激励下,国际游资也觊觎并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推动了所谓人民币升值概念股票的屡屡上涨。

  面对国内、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热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能为一时的市场繁荣盲目乐观,也不能妄图通过严厉的管制手段彻底遏制金融风险。这也是日前泰国央行在资本管制方面的“一日新政”带给我们的警示。

  19日,泰国央行突然要求海外投资者将资金在泰国存放至少一年,如果他们希望在一年之内将钱汇回海外,就“只能得到原金额的三分之二”。时隔一日,泰国政府旋即表示,此前颁布的资本管制措施并不适用于股票市场。突然收紧的管制政策一天后又被大规模修改,导致当地股市在两个交易日内相继骤降骤起。

  泰国政府的“一日新政”表明,采取一些直接“堵”游资流入的措施,无法浇灭游资“赌”人民币升值的热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对游资的管理应倡导“堵不如疏”的管理理念。在渐次完成富有弹性的

汇率形成制度的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应提高对没有真实性贸易背景资本流人的警惕性;另一方面,对于获利游资的流出,政府应关注外贸差价,尤其是关联公司间价格转移利润的迹象。这样才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与泰国“一日新政”不同,我国资本市场更大的挑战可能在于“内热”,本身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尚存在诸多不足,随着预防性储蓄流入股市,一旦市场出现调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被损害,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同时又尽可能避免养老金受到损害、给社会安定造成冲击,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