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事关两国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 11:39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木乔

  中美首次战略经济对话,今天开始在北京举行了。外界普遍注意到,这是中美现有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对话,也是迄今规格最高的中美经济主管官员交流活动,双方能否通过对话加强经贸合作,显然为全球所瞩目。

  短短两天对话,涉及经贸诸多领域,我们期望双方能达成更多共识。而中美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国家,尤其需要有长远眼光,充分考虑两国民生和持续发展,做出兼顾各方利益的战略选择,尤其是不要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演变成美国对华“大棒政策”新的试验场。

  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美方的关注重点比较明确,但也相当敏感。保尔森来华前提出,他和同事将与中方讨论三方面问题:避免出现巨大贸易不平衡;继续在贸易、投资领域开放市场;提高

能源安全和改善环境。在中美经贸关系中,这些并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如果放在双方首次战略经济对话中进行重点探讨,其意义和影响就很不一样。

  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争论多年,看似是中国进口增长远低于出口增长所致,实则为中美两国互补性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人民币是否应大幅升值。以出口驱动经济增长,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一个核心发展模式,在没有替代性产业崛起的情况下,出口放缓可能造成的中国企业生存和就业压力之大,并不难想象。

  至于人民币是否继续大幅升值,在中国实现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机制后,主要的决定权已移交给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作为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显然应当避免给外汇市场不必要的施压干扰。更何况,人民币过快地大幅升值,直接影响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和数量,对两国公众的现实生活和财富积累都会带来实质性影响,造成“双输”的结果。

  因此,美方虽然万分希望平衡其对华贸易逆差,但在美国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的情况下,不断加大中国商品进口,恐怕是难以改变的趋势。唯一可能减少对华贸易逆差的方式,则是美国主动放宽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对华出口限制,这样才能两得其利。对此,美国显然还需要调整防范中国崛起的落后思维,真正站在美国长远利益上进行战略调整。

  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在今年结束加入WTO后5年过渡期的情况下,事实上已不需要中美双方再过多讨论。从最敏感的金融业,到与多数公众有关的基础建设和公用服务业,中国的开放步伐有目共睹。作为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无论从经济安全角度,还是为市场公平考虑,中国接下来最需要做的,其实是更一视同仁地对内对外开放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在这方面,美方当然会有更多机会,但这机会不应当专属于美方,而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最优配置。

  提高能源安全和改善环境,倒是中美目前都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双方应当可以达成许多共识。当前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中国事实上承担着许多超越自身需要的能源和环境负担。而中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思路和举措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改善环境保护。而作为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大国,美国对全球环境的破坏首当其冲,而且至今拒不加入京都议定书。因此,无论是在能源还是在环境问题上,美国其实没有资格对中国说三道四,而表现出足够的理性和现实姿态。

  作为

财政部长,保尔森的工作重点无疑要保持美国经济实力和长期竞争力,但从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现实出发,恐怕美方必须进一步学习基于平等互利,尊重中国的发展,找到符合两国利益的经贸合作模式,从而既确保美国未来繁荣,更有益于两国民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