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经济学家的制度想象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 16:45 中国经营报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秋风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海外媒体将其称为“奇迹”,中国经济学家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评价。 当然,假如奇迹有史无前例的意思,那现在的中国就不是奇迹,因为,此前早就有过大经济体实现长期高速增长的纪录。最早是美国、德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有过持续四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双双成长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1950~1973年间日本也有过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并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在中国没有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前,奇迹的程度其实并不那么耀眼。 但目前的经济表现就已经让很多国人有点眩晕了。或许并不让人觉得奇怪,其中快感最强烈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大约要数一批经济学家。谢百三教授说中国处于五千年中又一盛世,也许没有人把它当回事。但实际上相信这种论断的经济学家中,似乎不乏那些至少看起来在严肃思考的经济学家。 较早时候,一批经济学家与国际政治评论家齐声嘲笑休克疗法之后的俄罗斯、东欧,媒体也向公众描述了一幅百业萧条、经济滑坡的悲惨景象。这种观点引爆了杨小凯、林毅夫之争。在这场争论中,杨小凯教授提醒人们注意增长背后的制度因素,但在林毅夫教授看来,中国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增长模式。林教授进一步认为,中国经济学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甚至搞出一个“中国经济学”。 最近几年,印度的增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唯独中国相当一部分主流经济学家对印度的经济表现大不以为然。每有国外学者断定印度的长期增长潜力优于中国,必有中国经济学家起而愤怒反驳。经济学家已经认定,在龙象竞赛中,印度已经输了。而经济学家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印度在这场竞赛中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民主制度,有些权威专家教授甚至认为,印度的法治也妨碍了印度的经济增长。 由上述两个国际对比,部分经济学家得出结论:中国人真的很幸福,他们既没有遭受休克疗法之苦,又不用受民主政治的拖累,也不用忍受法治的婆婆妈妈,于是,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和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结果创造了奇迹。 张五常教授最近的一席话道出了部分经济学家的心声:我自己是一个研究制度的专家,这几年我看得很准。中国现在浮现的制度,开始稳定下来的制度,开始明确起来的制度,你拨开那些沙石,拨开那些不清楚的东西,我看的是一个我相当欣赏的制度。我认为现在中国正在浮现的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我知道的最好的制度。 按照张教授的经济学的逻辑,这种想法可谓顺理成章。 以张五常教授为代表的这一类经济学家,是十分重视制度的。他们的导师曾经告诉他们,优良的制度可以带来经济较快增长。这完全正确,不管是从规范分析的角度,还是从统计角度看。国外自由市场研究机构通过跨国比较研究,反复证明了这一公理。 但是,经济学家并没有因此而去仔细地分析制度本身。说来奇怪,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的研究倒更像历史研究。诺斯像一位历史学家,甚至科斯也像历史学家,他们试图解释成功者何以成功。不过,当然他们首先是经济学家,而经济学家天生就是一群重视实际结果的人。他们的逻辑是:结果可以证明手段的正确,经济增长的成就可以证明制度之优劣。进一步讲,他们也喜欢用数字说话,他们在评估一个经济体的表现时,会看其GDP之类的统计数字。而这类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十分强劲,既超过俄罗斯、东欧,也超过印度,更超过美国、日本。 经由以上前提和推论,中国一批经济学家得出结论:中国目前的增长体制是最好的。经济增长的奇迹让他们对中国的增长体制产生了一种热烈想象,他们甚至相信,经典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增长,他们觉得斯密或者诺斯的结论很可笑。 这样的结论一出来,大多数人的反应是瞠目结舌。大多数人觉得自己的经验和社会常识无法支持经济学家们的这种想象。因此,近几年来,每当经济学家嘲笑俄罗斯、嘲笑印度,招致的通常是舆论及法律、政治等领域学者的怀疑和抵触。 真正让人感兴趣的是,相信这一结论的经济学家,通常是自由市场的坚定拥护者,也自称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朋友或信徒。为什么会这样,有待进一步解释。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假如他们以为现在的中国就是最好的增长体制,是最自由的经济制度,那么,他们实际上在阻挡中国迈向更具竞争力的自由市场经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