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邓海建:大学生何以群体性就业恐慌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 09:20 新华网
邓海建 三万毕业生“挤爆”招聘会,就业恐慌弥散京城校园。又遇一年求职时,很多应届毕业生更是疲于奔命,赶场似的穿梭于各个招聘会。然而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成了许多大学生心中永远的痛。(12月5日中国新闻网消息) 由社会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回归,实质上也多少隐寓着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现实。伴随着普遍性的国民教育程度的水涨船高,就业率已经不再是学历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凯恩斯早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里预言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和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财富和收入。由于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岗位在既定时间基本是个定量,应对庞大的就业压力潮,任何结构性调整或者宏观决策又总存在滞后效应,因此我们一味地指责宏观经济效能是没有意义的。客观而言,就业压力是个全球性问题,但如果演变成为一种“就业恐慌”就值得我们警惕了。 在大学生群体性“就业恐慌”中,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某些媒体扮演了不当的角色。基于就业竞争现状上的事实报道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媒体报道丧失理性立场,则无形中对这种恐慌氛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民调显示:有26.3%的大学生受访者称,报纸、电视上关于就业的宣传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满眼看到的全是招聘会拥挤、就业难。看了这些,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在新闻价值取向上,我们往往把“招聘会”等惨烈的竞争现场作“社会新闻化”处理,放大或突出就业压力,而不对受众心理做积极疏导。媒体报道也只是传达同样的一个社会信号——“工作难找”,而拒绝对这个事实进行合理建构——“如何好找”。结果是越报道越恐慌、越恐慌越是危机升级。 当然,在这场“就业恐慌”里,高校教育也是一方面。有人恐慌于找不到工作正常,但是优秀的落后的一起“恐慌”就不正常。据说美国的学生为了能顺利大学毕业,在读大学时也需研究市场。而我们的传统是: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后就如同进了“高级托儿所”,把所有精力都虚耗在考试、考证上,而对职场和社会很少关注。现在好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理性的职业生涯准备和规范的职业设计,结果多数的招聘会都成了“赶集”,无目标、无准备,全成运气的乱碰。结果是门挤碎了、电梯挤坏了,恐慌也跟着升级了。 面对这种群体性“就业恐慌”,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媒体、社会,都应该认真冷静下来想一想,难道解决就业问题真的就只能依靠社会现成的机会吗?为什么就不能去努力创设工作岗位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