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李扬:隔断外储增长与货币供给直接联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4:47 第一财经日报

  他认为, 可以成立专门投资型机构,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向央行收购外汇储备,并在海外投资

  张喆 徐以升

  “不了解的乱说,真正了解的不说。”在描述当前关于外汇储备规模以及管理问题上的讨论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昨天这样说。

  自称“介于真正了解和不了解之间”的李扬,近期率团对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地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进行实地调研,并已经完成了一项关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并草拟了改革建议。而建议的核心是,通过改革隔断外储增长与央行基础货币供给之间的直接联动关系。

  日本经验

  在当前的制度下,增加的外汇储备央行都要被动投放相应的基础货币,而外汇占款增加又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央行又要通过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回收流动性。

  “单一运用央票来同时应付内外均衡两个并不总是一致的目标,容易顾此失彼。很明显,在国内经济过热时央行收紧银根,但却带来市场利率上升,而市场利率上升则保持或加剧了投机性外汇的进一步流入。”李扬认为问题的核心正是目前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是可以阻断外储增长与基础货币供给之间的直接联动关系的。”李扬说。

  李扬的建议是基于日本的经验。目前日本85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日本央行只拥有其中的400亿美元,另8100亿归日本

财政部所有。

  “在收购外汇储备时,日本财政部在国内发行金融票据(Financial Bill,FB)融资,然后收购外汇,这样就与央行货币创造脱离开来。”李扬介绍说,从理论上讲,央行购买或出售外汇储备是一个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的行为,是个货币问题;而财政当局或专门机构购买并持有外汇资产是一个金融问题。

  李扬认为,可以在央行只保留一部分外汇储备,其余外汇储备首先认定为国家外汇资产,一是可以由央行继续持有并管理,但必须明确与央行资产负债表分账管理,二是可以由财政部或专设机构发行类似日本FB的金融

证券融资,从央行手中购买外汇储备并积极运作管理,提高收益。

  购买外储的融资不属债务

  李扬表示,任何机构收购外汇所进行的融资安排都不是债务,也不构成一国的债务,而只是该机构的一种融资安排,因为与这项融资负债对应着外汇资产。

  “这个道理就如同基金发行,基金份额不是债务,因为有基金资产对应。”李扬表示,日本FB发行就不构成政府债务,中国香港发行的外汇基金债券其性质则更为明显。

  李扬表示,可以成立一个或若干个投资型机构,在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向央行收购外汇储备之后,可在海外购买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设备和技术;也可以在海外进行包括

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内的各类金融投资。

  但李扬坦言,到海外购买资源等其实质是“用掉”外汇储备,将使外汇储备的规模减小,这种建议并不可取,不能简单地为减少外汇储备而不计成本的“用掉”。

  “世界各国的经验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取得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外储使用新安排的本质都是基于投资收益差别上的投资组合选择问题,而不是‘用掉’外汇储备。”李扬最后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