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龙生
相关文件显示,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仅为360多亿元;2005年底,“空账”已达8000亿元。此时,“延迟退休年龄”又被一些专家视为解决“空账”问题的重要手段。(11月27日《中国经济周刊》)
近年来,随着养老金空账数额的加大,延迟退休的鼓噪声也越来越强烈。其实,指望通过“多缴几年养老险,少付几年养老金”等方式来弥补亏空,方法上虽然简单明了,但这样的思路,不仅对绝大多数人利益形成的损害太无理、太直接,而且思路也有视角单一等诸多不科学之处。
首先,我们的一些专家,总喜欢拿国外的现象做参照,全然不考虑人家是什么背景。人家的福利政策,可以让人退休后能保证生活质量,所以退休年龄并不是社会敏感问题。此外,国外的延迟退休,很多并不是因为养老基金入不敷出,而是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等其他原因催生的。动机不同,怎么能强求做法上的一致呢?
第二,凭想当然提出的延迟退休,未必能弥补养老基金空账。因为单位能交、肯交养老保险金的,大部分是“国字号”的单位,而这样的单位又只占多大比例?而对于占社会大多数的非国企或非正规就业人群来说,该不交养老保险的照样不交,而政府扩大征缴面的监督执法,“强化”了很多年,效果也并不明显。
第三,不难想象,延迟退休的消极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条件泡在单位的人群,会因为该退的不退,进一步增大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也牺牲了企业效率,加大社会不公;二是没条件泡在单位的无岗人员及边缘就业者,需要自己来支付逐年增高的“三金”,一直熬到还可能延长的“法定退休”年龄,生存压力太大,肯定又会加大社会救济的压力。
第四,8000亿养老基金空账,一是因为退休制度改革伊始,政府就没有往账户注入资金,从而形成“今天缴费者养着昨天退休者”的情景;二是很大程度上也是政府管理、操作不当所形成。比如养老基金的被挤占、挪用,比如大量不按政策提前办理退休等。对于以往的错误,承担责任的唯一方式,就是用财政来弥补亏空,而不能首先考虑透支百姓福利。
一提养老基金空账,有些人就总想用前后移动“法定退休”硬杠杠来调节矛盾。为什么不能开阔思路?比如,建立“退休待遇随年龄累进制”方法——退休越晚,退休金越高,让人们在选择中起到调节、缓压的作用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